中国旅游地理(大专)
作者:罗兹柏 编著
出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9
页数:356
定价:18.00 元
ISBN-10:7310014154
ISBN-13:9787310014156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结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 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二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三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述略
一 中国旅游地理记述与研究史略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三 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与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一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二 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
三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
一 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二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第三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 概述
二 我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三 我国的山地旅游资源
第二节 水体水景旅游资源
一 概述
二 河流
三 湖泊
四 涌泉
五 瀑布
六 海洋
第三节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一 我国气候景观的丰富性与立体性
二 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三 我国康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四 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旅游季节
第四节 植物动物旅游资源
一 概述
二 我国的森林与草原
三 我国的名木古树与奇花异卉
四 我国的珍禽异兽与野生动物栖息地
第五节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
一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
二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与旅游
思考题
第四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 古遗址、遗迹与历史纪念地
一 古遗址
二 名人与历史纪念地
三 历史文化名域
第二节 古建筑、古园林、古陵墓与古代工程
一 古建筑
二 古园林
三 古陵墓
四 古代工程
……
第五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
第六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
第七章 中国旅游区划
第八章 中原旅游大区——京都古迹·名山海景
第九章 江南旅游大区——名城佳园·秀山丽水
第十章 岭南旅游大区——南国风情·山海景观
第十一章 华中旅游大区——山区峡谷·文化胜迹
第十二章 西南旅游大区——岩溶山水·民族风情
第十三章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世界屋脊·雪域藏乡
第十四章 西北塞外旅游大区——丝路古迹·边塞风情
第十五章 东北旅游大区——冰城雪野·林海火山
附录一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附录二 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域
主要参考文献
罗兹柏,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系,是我国第一代电影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理论美学研究室研究人员,研究室副主任。期间参加了全国六五社科重点项目“电影美学”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等论文40多篇和出版了著作《电影改编理论问题》。同时还参加了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和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艺术词典”的编写工作,兼任《电影艺术》特约评论员和《北影画报》专栏作家等。期间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转载。1988年初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留学。1994年初,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影视艺术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留学其间,参加过多次国际上的影视学术交流活动并发表多篇论文。1993年,在美国出版了《FILM IN CONTEMPORARY CHINA,1979-1989》(《当代中国电影:1979-1989》)一书。1996年底回到上海并正式进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工作。近年出版并获奖的著述有:《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获第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00)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文联2001年度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大陆、台湾、香港电影的比较研究》获得第1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2001年)优秀论文奖,《影视艺术技术丛书》(7本)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参与的国际学术交流有:2001年接受和完成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亚洲媒体和信息传播中心(AMIC)委托的研究课题《The Impact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全球化冲击和中国文化发展》),2003年5月在西雅图亚洲电影学会年会提交论文“On the Father Figures in Zhang Yimou’s Films”并随后出版。目前正在从事的课题还有受美国富布赖特Fulbright研究基金资助的项目“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发展趋势研究”(和纽约城市大学CUNY朱影教授合作),《中国电影通史》(第四卷,1978-2002)和《中外电影史纲》(1895-2000)等。
旅游,作为现代人类社会日益兴盛的规模化空间地域活动,使得有关旅游地理的知识无论是对于旅游者还是旅游从业者,都应是很实用的知识;而对于旅游与旅游管理的研究,旅游地理学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应用性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大专)》正是基于培养大专以上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而编写。
《中国旅游地理(大专)》在充分借鉴国内已出版的有关中国旅游地理著述基础上,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立足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基本知识领域,力图为我国旅游活动的开展与旅游业经营管理提供更适用和便于掌握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中国旅游地理(大专)》进一步明确了学习与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与方法、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和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并加强了中国客源与客流地理的分析;更加注意有关旅游资源分类的明晰与实用,以及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的反映,并强化了各类的明晰与实用,以及旅游资源分布规律拭 反映,并强化了各类旅游资源的旅游意义、功能与价值分析;《中国旅游地理(大专)》力图使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结构理趋明晰而适用,使中国旅游区划更趋合理、区域特色更加鲜明。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