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法律研究
作者:黄毅 著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09.8
页数:320
定价:60.00 元
ISBN-13:9787503697005
ISBN-10:7503697008
去豆瓣看看 序
第一篇 当代中国政府监管的公法规范——政府改革中突出的法律问题
一、政府体制改革与政府监管的兴起
(一)监管涵义与政府职能的契合
(二)监管机构的创设与政府监管定型
(三)政府监管的趋势及其中国意义
二、现代政府监管的公法逻辑
(一)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与专业化
(二)监管权能的来源及其特殊性
(三)政府监管的价值与功能
三、当前我国政府监管的法律分析
(一)政府监管的法治取向
(二)政府监管的公法失范
(三)监管失范的缘由与负影响
四、中国政府监管规范化的公法路径
(一)为政府监管发展预留宪法空间
(二)制定反垄断法以健全市场监管
(三)通过立法促使监管制度协调统一
(四)制定监督法以实现监管再监管
第二篇 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
一、监管机构与监管模式
(一)金融监管机构的界定
(二)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
(三)监管机构决定监管模式
二、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
(一)监管机构的性质
(二)监管机构的规格
(三)监管机构的组织、人事与经费
三、独立性与问责性:监管者的法律特征
(一)独立性的法律意含
(二)问责性的监管意义
(三)独立性与问责性并重
第三篇 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基本经验
一、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一)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二)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三)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四)澳大利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二、世界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契合金融发展规律
(二)根植宏观政府环境
第四篇 中国银行监管规则名称问题研究——基于现行立法的文本分析
第五篇 我国银行监管法的理念、内容与特征
第六篇 中国银行业依法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上篇)——银行业依法监督管的新发展
第七篇 中国银行业依法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中篇)——银行业依法监管回眸(2006年度)
第八篇 中国银行业依法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下篇)——银行业依法监管前瞻
第九篇 效率与竞争的金融立法理念及其影响——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颁布实施
第十篇 银行监管者的法律风险
第十一篇 金融知识产权:银行业竞争的战略储备
第十二篇 改革开放三十银行业法治化进程——基于银行业依法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黄毅,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云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主任、研究局局长。1997年以来,他在金融业重大法律法规制定、金融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债权债务处置、衍生产品与电子支付等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
经验和著述。先后主持起草和修改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多部重大法律法规。
黄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青联委员、青年科协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他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著名教育科研机构担任兼职教授。他所著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商业方法专利》、《反思银行监管》等多部作品,已成为中国金融法律研究领域的支柱性文献。
《银行监管法律研究》是一本银监会官员撰写的关于银行监管法治的散论,其内容涉及政府监管的公法规范、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基本经验、中国银行监管规则名称问题、以及我国银行监管法的理念、内容与特征等。截至目前,中国基本上形成了银行业监管法律规则体系,初步规范了银行业监管权力,银行业的执法效能和水准有了一定提升,行业整体意义上的法治观念有所增强。但是,中国银行业法治仍面临法律形式主义、规则质量较低,有效执法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并反映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和规则适用诸多层面。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其艰难性而言,足以对那些试图贡献才识的人们构成重大挑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