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审计1
11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利益关系1
11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
11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4
113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利益关系7
12利益关系结构与经济监督9
121可持续发展下的利益关系结构10
122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与监督12
13开展环境审计的意义13
2环境审计理论环境审计的本质17
21环境审计的发展简述17
211内部环境管理与环境审核的产生与发展17
212政府环境审核的产生与发展18
213独立环境审核业务的产生与发展19
22环境审计与环境审核关系19
221关于英文“environmental audit/auditing”的分析20
222国际权威机构意见的综合分析20
223有关学者关于“environmental audit/auditing”的应用22
224我国环境审计概念研究的成果23
23环境审计内容的具体分析25
23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25
232关于环境政策和环境法规执行审核27
233环境报告审计的分析29
234环境责任审计31
235其他专门审计31
24环境审计的界定31
241环境审计的界定31
242环境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关系34
25环境审计目标研究34
251我国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35
252环境审计目标的科学定位36
3环境审计理论环境审计依据、标准和准则38
31环境审计依据38
311历史文献回顾38
312审计依据、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的界定39
313审计依据、审计标准、审计准则的关系分析42
32环境审计依据的现实分析43
321国家的方针、政策43
322环境保护政策45
323国家的法令法规47
324我国有关环境审计依据与国外情况的比较分析49
33健全我国环境审计依据的分析与建议50
331健全我国审计依据的重要性分析50
332健全与完善我国环境审计依据的建议51
34环境审计标准53
341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惩罚性措施及其在财务会计资料中的表现53
342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奖励性措施及其在财务会计资料中的表现55
343我国有关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相关规定55
344环境技术与经济标准58
345执行上述标准的难点及要解决的问题60
35环境审计准则61
351环境审计准则的作用61
352环境审计准则的内容63
4我国政府环境管理责任及资金审计66
41环境问题的特性与政府的环境责任66
411环境问题的特性66
412政府的环境责任68
42政府的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资金71
421政府的环境管理71
422政府支配的环境保护资金75
43政府环境管理的审计监督76
431政府环境管理活动及其结果需要权威的审计监督76
432政府环境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76
44国家环境保护资金审计78
441国家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意义78
442国家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79
5政府审计中的企业环境审计86
51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管理86
511企业的性质86
512企业的环境责任87
513企业环境责任的承担90
514政府的审计职责与企业环境责任的监督91
52政府审计介入企业环境保护审计的方式94
521企业环境保护审计的最佳切入点:将环保审计融入常规审计94
53政府审计机关对企业环境审计的主要形式100
531企业环保资金审计100
532企业承担的环境工程或项目审计100
533专项环境审计调查103
534对建设项目涉及的环保活动进行审计104
535关于清洁生产审计105
6民间环境审计107
61民间审计介入环境审计的必要性107
611环境财务信息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范畴107
612民间环境审计是受托经济责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08
613企业报告环境责任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鉴证109
62民间环境审计条件和主要内容110
621民间环境审计的前提条件110
622民间环境审计的内容112
63民间环境审计的具体领域研究116
631关于独立环境报告的审核116
632环境会计报告审计分析121
633其他环境审计分析123
7内部环境审计125
71内部环境审计的实施分析125
711环保经营是企业必然的选择125
712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意义126
713企业等组织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必要性127
72内部环境审计与外部环境审计的协调130
721外部环境审计的主要领域130
722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与现状131
73内部环境审计主要内容133
731常规性审计范围133
732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环境管理系统审计135
733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清洁生产审计137
参考文献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