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的黄昏: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
作者:应奇,刘训练  编
出版:吉林出版社 2007.8
丛书:共和译丛
页数:477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807207702
ISBN-10:7807207701 
去豆瓣看看    夕阳西下的哀鸣,抑或一阳来复的期盼?——写在《共和译丛》之前(应奇)
  共和主义者的问题([美]唐·赫佐格)1
  共和主义:概念之旅([美]丹尼尔·罗杰斯)24
  共和学派的破产([意]瑞吉·马尔科·巴萨尼)64
  自然权利VS.普通法:一种毫无希望的二分法65
  共和主义的综合69
  作为怯懦的社群主义者的共和主义者80
  卢梭:真正的共和主义英雄86
  历史编纂中的反革命89
  马基雅维里反对共和主义:论剑桥学派的“圭恰尔迪尼时刻”([美]约翰·麦考米克)94
  引言94
  马基雅维里,共和主义与民主97
  “剑桥学派”对马基雅维里与共和主义的解释100
  波考克与圭恰尔迪尼的共和主义模式100
  斯金纳与共和主义自由108
  维罗里,人民的平衡与精英的放纵113
  佩迪特与精英的论争116
  结论120
  自由主义的挽歌:宪法自由与社群的复活([美]H. N.赫希)128
  评价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美]阿伦·布坎南)156
  引言156
  异议:自由主义贬低、忽视并且(或者)侵蚀了社群161
  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如何保护社群163
  为什么要坚持个人权利?168
  异议:自由主义没有积极支持社群而且阻挠了社群的创建172
  在自由主义社会中把自我与他人联系起来174
  激进的社群主义者能够容纳承诺吗?179
  解释显见义务的规范效力180
  正义的地位与多元主义假设185
  把社群的价值整合进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187
  结论191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美]迈克尔·沃尔泽)193
  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与交往伦理学([美]肯尼思·伯内斯)215
  法律、政治与社群的主张([美]斯蒂芬·加德鲍姆)235
  导言235
  当代道德与政治理论中的社群240
  A.三种社群主义主张240
  B.三种社群主义论辩242
  C.培育社群的价值246
  D.能动性论辩253
  E.元伦理论辩258
  F.政治论辩:实质性社群的本质和多样性274
  当代法学理论中的社群290
  A.反原子主义290
  B.元伦理的社群294
  C.保守主义社群305
  D.共和主义复兴派308
  E.批判法学派312
  结论317
  再思考:共和主义vs.自由主义?([美]杰弗里·艾萨克)321
  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共同之处324
  共和主义:理论概述330
  以哈林顿为例336
  资产阶级的美德:以亚当·斯密为例349
  自由主义的修正354
  结论357
  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美]艾伦·帕顿)361
  斯金纳叙述的工具性共和主义365
  斯金纳的批评与自由主义的反驳367
  1.自由主义对“看不见的手”学说的信奉368
  2.自由主义对权利优于义务的信奉369
  3.自由主义在法律观念上的缺陷370
  4.自由主义对功利主义的敌视371
  5.对消极自由的误解372
  泰勒的重构375
  公民美德与爱国主义377
  爱国主义、中立性与正义381
  结论384
  自由主义的和共和主义的自由观([美]查尔斯·拉莫尔)386
  三种自由概念387
  自由与自治391
  自由与多元论394
  共和主义者VS自由主义者397
  支配与尊重403
  共和国的黄昏?([法]让-施皮兹)411
  政治共和主义与至善论共和主义([美]保罗·韦索曼)427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世界主义视界([加]罗伊·张)456
  戴维·米勒论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民族主义458
  制度世界主义的自由主义进路465
  世界主义民主和分化的主权466
  从选举代表制到论辩式民主469
  结论472
  致谢476
  应奇  1967年生,浙江诸暨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专长政治哲学和语言哲学。
  要厘清共和主义复兴的意义和限度,我们必须从政治思想的历史叙事和美国宪法的个案研究进展到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的层次上阐明和澄清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关系。
  它试图从政治思想史范式之争、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之争诸层面全方位地展示共和主义复兴的智识震荡。编者对于共和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取向乃是“在质疑中肯定,从批判中汲取”。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