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
1.1 概论
1.2 结构的稳定性
1.3 结构计算模型的确定
1.4 结构的平衡条件
1.5 结构的变形
1.6 超静定结构与多余约束
1.7 叠加原理
1.8 能量原理
1.9 习题
第二章 计算结构力学与程序设计
2.1 计算结构力学概论
2.2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2.3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2.4 程序设计质量的检验标准
第三章 刚度矩阵法
3.1 基本概念
3.2 刚度矩阵法基本方程的建立
3.3 刚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3.4 结构刚度矩阵的性质
3.5 坐标系及结点位移和结点力的坐标转换
3.6 刚度矩阵法进行结构分析的基本步骤
3.7 习题
第四章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4.1 概论
4.2 高斯消元法
4.3 高斯-约当消去法简价
4.4 逆矩阵法
4.5 编程示例
4.6 习题
第五章 平面桁架计算理论与程序设计
5.1 概论
5.2 局部坐标单元刚度矩阵及刚度方程
5.3 结点力及结点位移的坐标转换
5.4 整体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5.5 结点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5.6 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
5.7 边界条件的引入
5.8 单元内力与支座反力计算
5.9 程序设计要点
5.10 编程示例
5.11 习题
第六章 空间桁架计算理论与程序设计
6.1 概论
6.2 局部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6.3 结点力及结点位移的坐标转换
6.4 整体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6.5 结构整体刚度矩阵
6.6 单元内力与支座反力计算
6.7 程序设计要点
6.8 编程示例
6.9 习题
第七章 平面刚架计算理论与程序设计
7.1 概论
7.2 局部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7.3 结点力及结点位移的坐标转换
7.4 整体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7.5 结点的平衡条件
7.6 整体刚度矩阵与等效结点荷载
7.7 单元杆端内力与支座反力计算
7.8 程序设计要点
7.9 编程示例
7.10 习题
第八章 平面板架分析与程序设计
8.1 概论
8.2 局部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8.3 坐标转换
8.4 整体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8.5 单元固端力与结点荷载向量
8.6 单元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
8.7 程序设计要点
8.8 编程示例
8.9 习题
第九章 空间刚架计算理论与程序设计
9.1 概论
9.2 局部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9.3 结点力及结点位移的坐标转换
9.4 整体坐标单元刚度矩阵
9.5 整体刚度矩阵与等效结点荷载
9.6 单元杆端内力与支座反力计算
9.7 程序设计要点
9.8 编程示例
9.9 习题
第十章 平面杆系结构分析专题与程序设计
10.1 概论
10.2 组合结构
10.3 斜支承面问题
10.4 几何误差问题
10.5 温度内力问题
10.6 弹性支承问题
10.7 程序设计要点
10.8 编程示例
10.9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