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符号表及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2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1.2.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1.2.2 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1.2.3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1.2.4 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
1.3 分析化学的起源、发展和展望
1.3.1 分析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1.3.2 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
第2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2.1 测量误差
2.1.1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1.2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1.3 准确度和精密度
2.1.4 误差的传递
2.1.5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2.2 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2.2.1 有效数字
2.2.2 运算法则
2.2.3 数字修约规则
2.3 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2.3.1 f分布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2.3.2 显著性检验
2.3.3 可疑数据的取舍
2.3.4 回归与相关简介
习题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3.1 滴定分析法基础
3.1.1 基本术语
3.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1.3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3.1.4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
3.1.5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3.2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3.2.1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2.2 滴定计算的基本公式
3.2.3 滴定分析计算实例
3.3 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3.3.1 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
3.3.2 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
习题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4.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4.1.1 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4.1.2 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4.1.3 酸碱溶液的pH计算
4.2 酸碱指示剂
4.2.1 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4.2.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4.3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4.3.1 强酸(强碱)的滴定
4.3.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4.3.3 多元酸(碱)的滴定
4.4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4.1 酸标准溶液
4.4.2 碱标准溶液
4.5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4.5.1 基本原理
4.5.2 碱的滴定
4.5.3 酸的滴定
习题
第5章 络合滴定法
5.1 基本原理
5.1.1 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5.1.2 副反应系数
5.1.3 条件稳定常数
5.1.4 络合滴定曲线
5.1.5 金属指示刺
5.2 滴定条件的选择
5.2.1 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5.2.2 掩蔽刺的选择
5.2.3 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习题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8章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第9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11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12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13章 荧光分析法和化学发光法
第14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15章 质谱法
第16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17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第18章 气相色谱法
第19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