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杂病证治精义
作者:周仲瑛 等主编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
页数:758
定价:46.00 元
ISBN-13:9787117105088
ISBN-10:7117105089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及研究现状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术研究现状
第二章 以脏腑为核心的病证分类体系
第一节 脏腑学说是内科杂病分类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脏腑是内科杂病分类体的核心
第三章 辨症论治的临证应用
第一节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第二节 审证求机
第三节 辨证应知常达变
第四节 治法与辨证的关系
第五节 复合组方与方药的选择
第四章 中医内科学术研究的思路
第一节 病证结合研究,注意西为中用
第二节 加强探索研究疑难病证的辨治规律
各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哮病
第三节 肺痨
第四节 肺胀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第三节 痴呆
第四节 癎病
第五节 不寐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一节 胃痛
第二节 呕吐
第三节 泄泻
第四节 便秘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眩晕
第二节 中风
第三节 头痛
第四节 胁病
第五节 黄疸
第六节 膨胀
第七节 积聚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附录:方剂汇编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2009年,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称号。江苏如东人,家世业医,自幼随父著名中医专家周筱斋教授学习医术,出道后悬壶乡里。为求医术精深,又先后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1956年毕业后留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现为该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急难症)学”的学科带头人,是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七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批授予的全国著名中医(500名)之一。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师称号。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精义》是一部系统介绍内科杂病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的专著,专绪论、各论两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及研究现状,并论述当前临床诊治及学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思路与展望。各论分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症、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症七章。每章前有本章概说,阐述本系统主要病变机制与所属病证的相关性,产指出病证的辨治要领等。章下设节,全书介绍了有代表性的35个病症。所述病种,从临床实用考虑,以介绍临床疑难病、常见病为主,充分发挥中医治疗内科杂病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使中医临床工作者能够掌握内科疑难病、常见病的中医辨治规律及学术理论研究现状。编写注重强调中医临床思辨能力及临床疗效,理论联系实际,并有编者的观点认识与经验体会,使内容精练、丰富,既有实用性,又有深广度,能够启发开拓临证思路。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