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公共课教材:电视学导论
作者:黄会林 等主编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
页数:309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040251753
ISBN-10:7040251752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电视媒介门
第一节 电视媒介特性
第二节 电视媒介语言
第三节 电视传播
第四节 电视媒介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第五节 电视媒介发展历程
第二章 电视节目(上)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
第二节 电视文艺节目
第三节 其他电视节目
第三章 电视节目(下)
第一节 电视剧与电视电影
第二节 电视纪录片
第三节 电视动画片门
第四章 电视节目制作
第一节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门
第二节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第四节 电视节目制作团队门
第五章 电视接受门
第一节 受众特征与心理
第二节 电视收视调查门
第六章 电视业态门
第一节 电视体制与管理方式
第二节 电视产业构成与运营
第三节 电视与文化创意产业
第七章 电视文化
第一节 电视文化属性
第二节 电视文化的功能及反思
第三节 电视文化批评
第八章 电视发展趋势
第一节 数字电视
第二节 IPTV与手机电视
第三节 多媒体格局中的电视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彭吉象,1948年10月23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6位导师,获硕士学位。最高学位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记、教授、博导。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第二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纪录电影、电视传播与受众调查,曾主持大型受众调查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艺术科学课题与教育部、北京市课题4项:电视栏目文化研究、电视受众收视模式与收视行为研究、中国电视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世界纪录片大师研究等。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1982-1987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87-1991浙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1-1994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1994-1997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1997-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任教,任职讲师,1999-2003任职副教授,2004任职教授。
周安华,1957年12月生,江苏盐城人。1982年、1987年、1989年先后毕业于新疆大学、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戏剧戏曲学专业(含电影电视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曹禺研究会理事、美国InstituteofAmericanandChineseCultures会员、美国剑桥中国文化中心《美中社会与文化》杂志编委、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会长等。
电视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电视研究也应该采用动态方法跟踪电视发展。本教材既介绍了国际电视体制和最新发展动态,也讲述了中国具体国情,积极吸纳国际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力图建构一个开放的理论、教学体系。
《电视学导论》是一本面向电视专业低年级和普通大学生电视选修课的专业教材,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简明、有效的电视理论体系,同时满足电视专业和非电视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平川中取所需,各有侧重:对于电视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并重,突出技能培养;对于非电视专业学生,以知识学习为主,以技能了解为辅。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希望大家结合当下电视现象学习电视理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