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的理论基础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分类1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
(一)高级脂肪酸盐2
(二)磺酸盐5
(三)硫酸酯盐12
(四)磷酸酯盐15
(五)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7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8
(一)胺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8
(二)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1
(三)其他类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4
三、两性表面活性剂26
(一)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27
(二)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28
(三)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29
(四)咪唑啉甜菜碱30
(五)氧化胺31
(六)牛磺酸衍生物31
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2
(一)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2
(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醚35
(三)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6
(四)其他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0
五、特殊类型表面活性剂52
(一)氟表面活性剂52
(二)硅表面活性剂55
(三)硼表面活性剂57
(四)含磷硼表面活性剂59
(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61
(六)生物表面活性剂69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74
一、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特性74
(一)表面活性剂界面上的吸附74
(二)吸附膜的性质75
(三)胶束的形成76
(四)胶束形成的热力学81
二、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84
三、表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84
四、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85
五、表面活性剂非水溶液的特性86
(一)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剂中的溶解性87
(二)与表面活性剂性质有关的现象87
(三)胶束性质88
第四节 润湿作用90
一、润湿过程90
二、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92
三、润湿的分子理论92
第五节 乳化作用94
一、乳化剂和乳状液94
二、乳状液的鉴别95
三、乳状液的制备和乳状液的稳定性95
四、相转变97
五、破乳98
第六节 增溶作用98
一、增溶作用机理99
(一)单态模型99
(二)两态模型100
二、影响增溶作用的因素100
(一)增溶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100
(二)被增溶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102
(三)电解质103
(四)有机添加物103
(五)温度103
(六)混合表面活性剂103
第七节 亲水-亲油平衡104
第八节 起泡和消泡作用108
一、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109
(一)起泡力109
(二)泡沫稳定性109
二、抑泡和消泡113
(一)抑泡法113
(二)消泡法114
三、起泡和消泡的应用115
(一)起泡的应用115
(二)消泡的应用120
参考文献124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 表面活性剂在化学纤维工业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