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科学研究系列:生命科学精要
作者:汪忠 (作者), 郝京华 (编者)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页数:165
定价:27.80 元
ISBN-10:704012355X
ISBN-13:9787040123555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生命的进化长河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学说
第三节 追索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2章 生命的共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 生命的共性和多样性
第二节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3章 探索细胞
第一节 显微镜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衰亡
第四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4章 生物的器官系统和功能
第一节 植物的器官及其功能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第5章 生物的生生不息
第一节 生物通过生殖生生不息
第二节 生物的遗传
第三节 遗传物质——DNA
第四节 人类遗传病
第6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7章 生物技术
第一节 基因工程
第二节 细胞工程
第三节 发酵工程
第四节 酶工程
第五节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
第8章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展望
第一节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展望
参考文献
汪忠,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物教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课程标准组主要成员。长期从事生物教学论及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主编和参编了《生物科学与实践》、《科普教育读本》、《科学技术概论》等近40部教材和著作;撰写了《跨世纪初中生物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提高中学生物学科技活动的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比较》等50余篇论文。曾荣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树勋教师教育科研二等奖。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毁灭性的干预而导致的环境改变,使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生存的家——生态环境,从而沦落到灭绝的境地。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