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货币
1.1 货币的本质
1.1.1 货币的起源
1.1.2 货币的本质
1.1.3 货币形态
1.2 货币的职能
1.2.1 价值尺度
1.2.2 流通手段
1.2.3 贮藏手段
1.2.4 支付手段
1.2.5 世界货币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形成
1.3.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3.3 货币制度的演变
1.3.4 我国的货币制度
第2章 信用
2.1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2.1.1 信用的定义
2.1.2 信用的产生
2.1.3 信用的发展
2.1.4 信用与金融
2.2 高利贷信用
2.2.1 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2.2.2 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2.2.3 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2.2.4 中国的高利贷信用
2.3 现代信用的基础
2.3.1 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盈余和赤字的存在
2.3.2 所有制的不同
2.4 信用的形式
2.4.1 商业信用
2.4.2 银行信用
2.4.3 国家信用
2.4.4 消费信用
2.5 融资方式与融资体制
2.5.1 融资方式与融资过程
2.5.2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2.5.3 两种融资方式效能的比较
2.5.4 直接金融体制与间接金融体制
第3章 利率
3.1 利息和利率
3.1.1 利息
3.1.2 利率
3.1.3 现值和终值
3.1.4 到期收益率
3.2 利率的决定
3.2.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3.2.2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3.2.3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3.2.4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3.2.5 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3.3 利率结构
3.3.1 利率结构概念、种类
3.3.2 利率风险结构
3.3.3 利率的期限结构
3.4 利率在经济中的功能与作用
3.4.1 利率的一般功能与作用
3.4.2 利率作用的条件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5章 中央银行
第6章 商业银行
第7章 金融市场
第8章 金融资产的组合与选择
第9章 金融创新
第10章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第11章 货币需求
第12章 货币供给
第13章 联结金融与经济体系的IS-LM-FE模型
第14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15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6章 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第17章 金融监管
第18章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