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三、邓小平对创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四、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统
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二、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三、努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_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及其内容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的意义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