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行郊研究
作者:卓克华著
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10
丛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
页数:373
定价:29.00 元
ISBN-10:7211053461
ISBN-13:978721105346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清代的行郊释义
第一节中国行会沿革
第二节 行郊之起源与背景
第三节 郊名之取用及衍变
第四节 行郊分类
第三章 行郊之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规制及权责
第二节 会议商讨及会所
第三节 经费来源与开支
第四节 郊规订立及仲裁
第五节 组织结构之检讨
第四章 行郊之贸易营运
第一节 贸易地区及贩售货品
第二节 行销暨市场体系
第三节 郊行的营业与管理
第四节 交通运输工具
第五节 饷税关厘之稽征
第五章 行郊之组织功能
第一节 经济功能
第二节 宗教功能
第三节 文化功能
第四节 政治功能
第五节 社会功能
第六节 功能检讨
第六章 行郊之没落式微
第一节 港口淤塞机能丧失
第二节列强经济势力入侵
第三节 内乱外患连绵不绝
第四节 航运风险秕政赔累
第五节 刻薄巧诈败坏商誉
第六节 会员离心弊窦丛生
第七节 乙未割台局势顿变
第八 余论暨检讨
第七章 个案研究之——新竹行郊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堑郊之成立及诸郊户考
第三节 堑郊之组织及贸易活动
第四节 市场交易及行销系统
第五节 堑郊衰微原因
第六节 堑郊对地方之贡献
第七节 结语
第八章 个案研究之二——澎湖行郊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澎郊之成立年代
第三节 澎郊之组织体制
第四节 澎郊之经费收支
第五节 澎郊之郊规约章
第六节 澎郊之会议会所
第七节 知名郊铺与市肆
第八节 商船出入之港湾
第九节 行销货品与地区
第十节 贩运之交通工具
第十一节 澎郊衰微之原因
第十二节 澎郊对地方之贡献
第十三节 结语
第九章 综述与结论
附录一 试释全台首次发现艋卿“北郊新订抽分条约”
附录二澎湖台厦郊补阙
附录三艋行郊初探
主要参考文献
卓克华,1956年出生,福州市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台湾佛光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原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需要,某些经济史领域,如中国古代史分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课题,在一些重大的学术讨论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虽然这些学术问题的理论思维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但仍不能否认其振聋发聩的作用,令学术界“悟诸未悟者”。但是更多的经济史学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遵循经济史学自身的规律,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各个研究领域,辛勤耕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