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教材:临床药学(供药学类专业用)
作者:刘蜀宝,李晓阳,朱照静 主编
出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1
页数:315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811166552
ISBN-10:781116655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临床药学的概念
二、我国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临床药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国外临床药学的发展与现状
二、国内临床药学的发展和现状
第三节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及临床药剂学的关系
一、临床药理学
二、临床药剂学
三、三个学科研究内容的相同点与差异点
四、三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具体任务及工作方式
一、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
二、临床药学的具体任务
三、临床药学的工作方式
第五节 我国临床药学的展望
一、健全实行临床药学的法律法规
二、坚持发展以育为本的临床药学
三、不断提高临床药学应用水准
四、深入研究临床药学基本问题
五、稳步推行全程化药学服务
六、逐步建立、实行临床药师制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动学基本参数
一、转运速率常数
二、峰时间和峰浓度
三、生物半衰期
四、表观分布容积
五、稳态血药浓度
六、清除率
七、生物利用度
第三节 房室模型
一、单室模型
二、多室模型
三、多剂量给药
四、隔室模型的判别
第四节 非线性药动学
一、非线性药动学特点
二、非线性药动学的识别
三、Michaelis—Menten型非线性药动学
四、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第五节 统计矩原理在药动学中的应用
一、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二、采用统计矩估算药动学参数
三、非房室模型的优点
第六节 群体药动学
一、群体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二、群体药动学的特点
三、群体药动学参数的估算方法
四、NONMEM法简介
五、个体给药方案的制订——Bayesian法
六、群体药动学的应用
第七节 生理药动学模型简介
一、生理药动学模型概述
二、生理药动学模型的特点
第八节 中药药动学
一、血药浓度法
二、生物效应法
三、微生物指标法
四、新方法与新技术
五、中药药动学在中药新剂型中的应用
六、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理化性质的改变
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改变
第三节 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第五章 药源性疾病
第六章 药物警戒与药品上市后评价
第七章 治疗药物监测
第八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第九章 药学服务
第十章 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与解救
第十一章 合理用药
第十二章 循证药学
第十三章 药品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李晓阳,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出生于1954年11月,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医疗系,先后担任怀化卫校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副校长,南华大学校长助理(挂职),现任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主要从事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高等教育评估、社区卫生服务、护理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编多媒体整体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1世纪教材获2004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编著《社会学基础》获2003年怀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制作视听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分届参加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分别获第二、第三、第四届一等奖,参加2项市级科研课题,分别获怀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正在主持湖南省卫生厅科研立项课题1项。2004年出版专著《医学教育管理探索与实践》,相继主编全国医学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本,湖南省21世纪课程教材2本、卫生高职、医学高专规划教材3本,副主编专著2本,参编省际协编教材2本、湖南省统编教材2本与教学参考书4本。先后在《医学教育》、《实用预防医学》、《中国社会医学》、《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教育科学通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8篇。
临床药学是一门药学与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综合性药学学科。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医疗改革的要求、自身发展的规律,我国以临床药学为重点的医院药学转型发展符合世界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本书的作者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各自多年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及实践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临床药学》的各章节内容、基本理论和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且可读性好。本书对培养临床合理用药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大有益处,因此,除了作为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教学用书外,对临床医师、药师以及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