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
望着南来北往的车辆,林牧慈突发奇想,暗暗想道:如果闭上眼睛数到十,睁开眼最先见到的会是辆什么样的车?不如现在就赔一把——若是轿车,将来定会成就一番事业,车子档次越高,成就越加卓著;卡车和面包车就是打工的命,一世平凡,忙忙碌碌度过此生。
第二章 咬定青山不放松
空手道是银行内部行长们常玩的一种骗取贷款的手段。一般是内外勾结,行长的家人或朋友先注册一家皮包公司,然后申请贷款。行长就会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将贷款化整为零,分几次贷给这家企业。贷款到期自然是不会还的,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便会找出许多理由宣布破产,甚至一夜之间蒸发得无影无踪。
第三章 乱山何处觅行云
一个百万富翁死了,留下遗言将他的全部存款作为陪葬。家人就拼命往棺材里塞钱,可是,钱太多怎么也装不完,这时候一个银行家恰好路过,他只讲了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你猜,银行家如何讲的?
第四章 平芜尽处是春山
双方为赔偿金开始了下一轮的谈判。谈着谈着,两边的对立渐渐消失,城管里有厂子里凭关系调进去的职工,一说起来竟然又都成了好朋友。小城市与大城市不同,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
第五章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到了六月初,省分行的裁员方案和指标也下到香山市分行。因香山市分行是全省亏损大户,裁员指标达到百分之二十,就是说五个人中就要走一个。省分行文件说得很清楚,裁员期间既不能造成员工上访,更不许出案子,哪个二级分行出现严重问题,领导班子集体免职。
第六章 文章糊了盛钱囤
杜光洲说:“我只想问一句,依你林行长的计算机水平,若放在我的位置上你会做这件事吗?”林牧慈回道:“不会!拿脑袋去冒险的事儿我不做。就算想过富人的日子,我也会凭自己的本事出去闯荡一番,虽然没你这么做来钱快,但花得踏实。”杜光洲点头说:“林行长,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相信天意吗?”林牧慈回道:“我信,这世上有许多人力不可为的无奈。”杜光洲说:“所以我还是不服,这就是天意。若没你林行长上任,我一定会大功告成。”
第七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像多数搞技术出身的厂长一样,古厂长为人正派,在厂里正常生产的时候一门心思也是用在生产上,等那几位厂长捞得钵满盆满将厂子从兴旺拖向泥淖而完美脱身后,古厂长依然两袖清风,当了个看守破摊子的留守厂长,每月拿六百元的补贴过日子。陶洪亮敲开古厂长家的门时,年过五十的古厂长与同样是下岗的妻子正在吃晚饭,每人面前一碗面条,连个咸菜也没有。
第八章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冬妹也将食指做成勾状,到了林牧慈鼻子前却又停下。林牧慈喊道:“刮呀刮呀。你只管想……行长又如何?照样不被我刮了鼻子?明日我还要刮省长、总理的鼻子呢。这一想,多大的官也不怕了。”冬妹就在林牧慈鼻子上也轻轻刮了一下。刮毕,林牧慈问道:“感觉如何?”冬妹笑道:“挺爽,挺自豪的,整个橡林支行两百多名员工,哪个敢刮林行长的鼻子?也只有我冬妹啊。”林牧慈说:“多刮几次你的自信就找回来了。”
第九章 云来也是空,雨来也是空冀玉说:“讲心里话,你这个年龄正是性欲旺盛的阶段,我这身子也确实满足不了你,真找个情人我也懒得管你们,只是别往我这儿领就是了。”林牧慈笑道:“你编个圈让我跳呢。”冀玉反问道:“我几时骗过你?”林牧慈便问道:“你就不怕我飞了?”冀玉冷笑道:“你飞得再高,这头的线还在我手里攥着呢——你还能飞到天外去?”
第十章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酒喝到一半,丁队长望着林牧慈,目光有些暖昧地说:“林行长你行啊,能让两个女人为你奋不顾身。这样的男人没白活。”林牧慈尴尬地笑笑,忙端起酒杯说:“丁队长说笑话了,她们也是为了工作。两百多万,毕竟不是个小数啊,也牵涉到她们的自身利益。”丁队长笑道:“未必吧?起码那个李晓红……”话说了一半又打住了,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第十一章 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晓红一没学历,二没金融专业知识,三没工作经验,按说就是翻遍香山市行所有员工的花名册也轮不到她,而这个荒唐的提名一出来偏偏就获得了通过。事后华青山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李晓红是整座大厦最逍遥,最洒脱的局外人。她做副行长对吴行长和吕建民都不会形成直接的威胁,更何况她的背景太特殊。
第十二章 亭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
晚上快下班的时候,突然接到李晓红从外面打来的电话,说是已经与交通局的谢局长说好,人家已答应将户头转到橡林支行来。林牧慈听了心中暗喜,若李晓红能将交通局的账户拉过来,支行账上就有上亿的存款进来,顶得上两个储蓄所的余额了。李晓红那边又说,人家总不会无缘无故就将账户转过来的,林牧慈忙说那是那是,奖励部分就按规定的比例提成。
第十三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出一个星期,林牧慈那篇调查报告就在《金融日报》上全文登出。文章见报后在省行和香山市行犹如引爆了一颗重型炸弹。据说吕建民看后大发雷霆,在临时召开的党组会上指责林牧慈违犯组织原则,不经党委同意随意将行内情况捅向社会,严重损害了全行的形象,并提议对林牧慈做出严厉的处分。吴行长反驳道:“文责自负,若林行长在文章中无中生有,诋毁行里的形象,自然要追究他的责任。若文章确有其事,组织上就无权干涉人家写作的自由。”当天省行行长也亲自将电话打给林牧慈,问他敢不敢对文章的内容负责。林牧慈回道:“我可以对着法律向省行保证,文章中列举的事实全部有据可查。”
第十四章 山衔日,泪洒西风独立
城东支行是个老行,历史较久,一座五层楼上面是职工住宅,下面是营业房。一楼正中间开一扇大门,进门后~处院落,院子用砖墙隔成两块,左边供职工放自行车,右边就是金库,金库的院墙上拉着铁丝网,装着厚重的铁门,穿过院子再通过几扇防守严密的安全门才可以进入地下室的金库。支行的两扇大门敞开着,林牧慈拐入后那辆白色面包车上也下来两个男子,尾随着他进了支行的大门。
……
第十五章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第十六章 月光如水水如天
第十七章 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
第十八童 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第十九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第二十章 一江烟水照晴岚
第二十一章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第二十二章 光,千古照沧浪
第二十三章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
第二十四章 一枝春雪冻梅花
第二十五章 人间,几度黄粱梦
第二十六章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第二十七章 此曲只应天上有
第二十八章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第二十九章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