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第一编 抗日战争时期
一、毛主席说:中央派你们到敌后去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2]
二、冀中组建,从二十九大队到二十四团[6]
三、威震敌胆的雁翎队[9]
四、南下讨逆[14]
五、反“扫荡”[17]
(一)掩护机关转移[17]
(二)青纱帐巧设伏[19]
(三)据点内部勇擒敌[20]
(四)老乡院里聚歼敌[22]
(五)匪寇嘴里夺物资[23]
六、局部反攻[25]
(一)血战张村营[25]
(二)全歼秀雄小队[27]
七、全面反攻[29]
(一)完县训练[29]
(二)子牙河东战役[31]
(三)攻占胜芳[32]
(四)王庆坨大捷[34]
(五)激战堂二里[36]
第二编 解放战争时期
一、转战晋绥[40]
(一)绥远战役[40]
(二)新保安整编[42]
(三)攻坚大同[42]
二、破击平汉线[49]
(一)保北大捷[49]
(二)涞源会议[53]
(三)一战易县[54]
(四)血战刘家沟,一营获“钢铁第一营”的光荣称号[54]
(五)三战易、满[60]
三、正太战役[62]
(一)解放阳泉[62]
(二)围歼狮脑山之敌[66]
(三)东进青沧[69]
四、再战保北[72]
(一)固城歼强敌[72]
(二)三营赤膊上阵立功,被评为大功营[76]
五、战略进攻[83]
(一)保北阻援[83]
(二)攻克石家庄,二营成为大功营,全团被评为“大功团”[85]
(三)痛歼“虎头师”[98]
六、转战察南冀东[102]
(一)新式整军运动[102]
(二)察南战役[104]
(三)冀东“牵牛”[106]
(四)强攻下店[107]
(五)两出古北口[113]
(六)三进三出渤海所[115]
(七)保卫石家庄[118]
七、决战平津[124]
(一)西征东围[124]
(二)会攻太原[128]
八、挺进大西北[139]
第三编 抗美援朝时期
一、入朝作战[156]
二、首战告捷[160]
三、抢占清平川江桥[165]
四、铁原阻击战[168]
五、伊川整训[175]
六、保卫开城[177]
(一)“优秀战场鼓动者”苏文禄[179]
(二)模范党支部[180]
(三)拼刺英雄苏文俊[182]
(四)英雄的五连、九连[184]
七、打破“细菌战”[187]
八、爱民模范连[188]
九、西海岸备战[190]
十、凯旋回国[192]
第四编 和平建设时期
一、正规化建设[196]
二、再创辉煌[202]
附录
1955年以前荣获军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名录[204]
1955年以前荣获军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个人名录[205]
1955年以前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单位名录[206]
1955年以前荣立二等功以上的个人名录[208]
1955年以前团领导名录[213]
团、营干部烈士英名录[215]
后记[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