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做父母
01 人与人的不同不是天生的--乞丐命和状元命
02 树大不能自然直--小儿学棋
03 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一孟母三迁、断机劝子
04 严谨的家规有助于孩子的成材--五子登科
05 父母和老师是引导孩子成功的人--养子不教、为师不勤
06 不要错过对孩子的教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07 严爱才是爱--和氏献璧、岳飞教子
0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子学礼、割席断交
09 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黄香温衾
10 手足同胞之间要讲亲情--孔融让梨、兄弟争死
第二章 识物学礼
01 学礼第一,读书第二--王祥孝母、小儿学字
02 简单的数字里有复杂的道理--空中楼阁、仓颉造字
03 认识天、地与人的由来--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04 认知做人的准则--楚将报恩、夫妻教子
05 认识四季--灿烂女神、四季风光
06 认识方向--磁石指南、黄帝战车
07 认识五行--孙悟空被压五行山
08 认知五常--千古一朋、最好的朋友
09 认识六谷--五谷起源、稻米传说
10 认识六畜--六畜起源、义犬救主
11 认知人的情绪--曹操败走华容道
12 认识音乐--滥竽充数、高山流水遇知音
13 认知人伦(一)一李密尽孝、九代同堂
14 认知人伦(二)--愚公移山、诛灭九族
15 认知义理(一)--善应孝母、赵孝争死
16 认知义理(二)--一诺千金,三顾茅庐
第三章 读书之道
01 孩子要接受正规的启蒙教育--白字先生、书生断句
02 先学会一本关于礼仪的书--庭训、《小学》
03 跟着孔子学《论语》--孔子与《论语》
04 向孟子学习仁义道德--孟子与《孟子》
05 不偏不易才是中庸之道--子思与《中庸》
06 在《大学》里找到做人的标准--曾子与《大学》、曾子杀猪
07 《孝经》中的“百善孝为先”--咯指痛心、文王孝亲
08 接触不同的书、选择喜欢的路一学习“六经”
第四章 教儿历史
01 让孩子在历史中学会区分善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02 谦让的二帝--尧舜禅让
03 仁义的三王--大禹治水、成汤爱民、文王德高
04 夏朝的兴衰--夏禹传子、夏桀亡国
05 商朝的兴衰--成汤爱民、纣王暴行
06 周朝的建立--周武王伐纣、姜子牙试君
07 西汉的兴衰--楚汉之争、西汉兴衰、王莽篡位
08 东汉的兴衰--王莽新败、东汉兴衰
09 三国两晋的历史--三国鼎立、两晋动荡
10 北朝的兴衰一元魏分东西、北周和北齐
11 隋朝的兴衰--杨坚建国、昏君杨广
12 唐朝的建立--李渊建国
13 唐朝的兴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14 五代十国的历史--五代的兴衰
15 宋朝的兴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靖康之耻、岳飞冤死
16 元朝的建立与宋朝的灭亡--忽必烈建元、文天祥抗元、宋朝的灭亡
17 元朝的兴衰--忽必烈扩疆、红金军起义
18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建明、朱棣夺权
19 明朝的衰落--朱棣迁都、南宫复辟、弘治中兴
20 清朝的历史--清兵入关、康乾盛世、林则徐禁烟、不平等条约、清朝灭亡州
21 用挑剔的眼光去学习--顾炎武骑马读书、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第五章 学做学问
01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拜童为师
02 学习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半部《论语》治天下、康熙勤学
03 督促自己读书--头悬梁、锥刺骨
04 没有条件也要读书--车胤囊萤、孙康映雪
0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买臣负薪、李密挂角
06 学习宜早不宜迟--吕蒙读书
07 有志者事竟成--陈平受辱苦读
08 没有天生的蠢材--伤仲永
09 为祖国而读书--刘晏正字
10 书山有路勤为径--闻鸡起舞、鸡犬有功
11 学海无涯苦作舟--划粥断齑、蜂蚕献宝
12 学习不是为了自己--宋悫乘风破浪、为百姓造福
13 不要虚度人生--宰相之杰张居正
14 业精于勤荒于嬉--种芭蕉的书法家
附:《三字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