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型企业集团:国外的实践与中国的发展
作者:张庆亮,杨莲娜 著
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1
页数:371
定价:24.00 元
ISBN-10:750493707X
ISBN-13:9787504937070
去豆瓣看看 导论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1产融结合的理论分析
1.1 产融结合的概念
1.2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分析
1.3 产融分离——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
1.4 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从债权关系到股权关系
1.5 产融结合的产生与发展
2基于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产融型企业集团分析
2.1 企业集团概述
2.2 产融型企业集团及其特征
2.3 产融型企业集团的作用及形成原因
2.4 产融型企业集团形成的方式
2.5 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化理论分析
2.6 产融结事与垄断合理性
3美国的产融结合与企业集团
3.1 美国的企业制度与产权结构
3.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3.3 产融结合的发展及其特点
3.4 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3.5 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
4日本的产融结合与企业集团
4.1 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
4.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4.3 产融结合的发展及其特点
4.4 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4.5 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
5德国的产融结合与企业集团
5.1 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
5.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5.3 产融结珍贵的发展及其特点
5.4 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特征
5.5 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
6国外产融结合与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的比较分析
……
7中国历史上的产融结合与企业集团
8经济转轨以来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
9中国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张庆亮,1970年11月出生,山东省新泰人。2002年11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国有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改革》、《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等。
《产融型企业集团:国外的实践与中国的发展》在对产融结合理论及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融型企业集团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产融结构与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对中国产融结合与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值得借鉴的启示与经验。在回顾中国历史上产融结合与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融结合与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对未来中国产融型企业集团发展模式选择及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显然,本书的论述旨在推动中国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中的能力和优势,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本书研究产融结合与企业集团的思路较为新颖,视角较为独特,选择了产融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企业集团,从而提出了产融型企业集团的概念。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