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作者:李俊英 著
出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
页数:170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802336582
ISBN-10:780233658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研究动态与本书所作的努力
第二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起源
第二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阶段
第三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第三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功能分析
第一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
第二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生态环境功能
第四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内涵和外延
第一节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及其创新的内容
第二节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外延
第五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实践模式
第一节 第一类实践模式
第二节 第二类实践模式
第三节 第三类实践模式
第四节 三种实践模式比较
第六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创新
第一节 产权制度创新的内涵
第二节 整合村庄全部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
第三节 非农用地制度创新
第四节 农地制度创新
第五节 村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第七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第一节 组织制度创新的内容
第二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路
第八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创新
第一节 村集体经济分配制度研究的层面
第二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创新的思路
第九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对策措施
第一节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完善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外部政策
第三节 改革土地征占制度
第四节 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李俊英,女,1964年5月26日出生,中共党员,籍贯山西。1986年获山西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月至5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院长。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并得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一,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保持适度比例的集体股,对村庄社区整体发展利大于弊。第二,基于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广义内涵,提出要因村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体系,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会以某种或更多的是某几种制度混合存在。第三,提出确权确股这种把土地承包权股份化的制度创新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农地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它是在原有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土地产权制度的一大进步,既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又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第四,根据组织制度变革成本分析,考虑组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总结出可借鉴的四种组织制度创新模式。第五,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需要配套的外部政策。这些地区社区股份合作制源于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根本目的也在于推动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股份合作制发展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的各种矛盾与压力,其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在城乡统筹、改革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新理念下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鉴于此,提出两大配套政策,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六,提出做为基层管理者的村干部要兼具企业家与政治家双重素质。村级主要管理者是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关键,他们是村庄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要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