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前线轨道
1.1 群论的有关知识
1.1.1 分子点群的对称操作
1.1.2 本书涉及的几种点群
1.1.3 特征标表
1.1.4 配位体轨道的特征标及可约表示的约化
1.1.5 直积
1.1.6 不可约表示的相关
1.2 轨道相互作用原理
1.2.1 两个轨道相互作用
1.2.2 三个轨道相互作用
1.2.3 四个轨道相互作用
1.3 AH2型分子和AH3型分子的前线轨道
1.3.1 AH2型分子的轨道对称性和轨道形状
1.3.2 AH3型分子的前线轨道
1.3.3 Walsh规则与AH3型分子的形状
1.4 双原子分子
1.4.1 同核双原子分子
1.4.2 AB型异核双原子分子
1.4.3 AH型异核双原子分子
1.5 AB2型分子
1.5.1 B2的群轨道
1.5.2 AB2型分子的分子轨道
1.5.3 Walsh规则与AD2型分子的形状
1.6 苯、吡啶、环戊二烯负离子、吡咯和噻吩的前线轨道
1.6.1 苯
1.6.2 吡啶
1.6.3 环戊二烯负离子
1.6.4 吡咯和噻吩
1.7 取代苯
1.7.1 单取代苯
1.7.2 双取代苯
1.8 单取代环戊二烯负离子和TTF
1.8.1 单取代环戊二烯负离子
1.8.2 m
参考文献
2 络合物的前线轨道
2.1 八面体络合物
2.1.1 配位体只有δ配位轨道的八面体络合物
2.1.2 配位体提供δ和π配位轨道的络合物
2.1.3 配位体提供δ配位轨道和π*反馈轨道的络合物
2.1.4 单取代六配位络合物
2.2 正八面体络合物的Jahn-Teller效应
2.2.1 Jahn-Teller效应
2.2.2 状态对称性
2.2.3 稳定的正八面体
2.2.4 畸变八面体
2.3 平面四配位络合物
2.3.1 平面正方形络合物
2.3.2 其他平面四配位络合物(D2h群)
2.4 四面体络合物
2.4.1 正四面体络合物的前线轨道
2.4.2 Jahr-Teller效应
2.5 二茂铁(π络合物)
2.5.1 两个茂环的群轨道
2.5.2 二茂铁的分子轨道
2.6 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
2.6.1 卟啉环的群轨道
2.6.2 金属卟啉的前线轨道
2.6.3 金属卟啉和酞菁衍生物
参考文献
3 振动光谱和紫外光电子能谱
3.1 小分子的振动状态
3.1.1 双原子分子
3.1.2 三原子分子
3.1.3 NH3分子
3.2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原理
3.2.1 光与分子的相互作用
3.2.2 红外光谱的原理和测试
3.2.3 拉曼光谱的原理和测试
3.2.4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特长
3.3 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的振动光谱
3.3.1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
3.3.2 三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
3.3.3 NH3的振动光谱
3.3.4 苯的振动光谱
3.3.5 功能团的振动光谱
3.4 络合物的振动光谱
3.4.1 氨合物和水合物的振动光谱
3.4.2 X-、SCN-、N3-络合物的振动光谱
3.4.3 CN-、CO和联吡啶的络合物的振动光谱
3.4.4 卟啉衍生物的振动光谱
3.5 小分子的紫外光电子能谱
3.5.1 紫外光电子能谱原理和测试
3.5.2 双原子分子的紫外光电子能谱
3.5.3 水和甲醛分子
3.5.4 CO2和NO2
3.6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电子能谱
3.6.1 苯和取代苯
3.6.2 TTF和BEDO-TTF
参考文献
4 化学反应中前线轨道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机理
4.1 前线轨道理论
4.1.1 反应体系的稳定化机制
4.1.2 相互传递体系的前线轨道相互作用
4.1.3 给体和受体体系的前线轨道相互作用
4.1.4 光反应体系的前线轨道相互作用
4.1.5 赝激发体系的前线轨道的相互作用
4.1.6 三体相互作用
……
5 分子的电子光谱
6 电化学与光谱电化学
7 有机导体和导电高分子
8 电子顺磁共振和磁性
9 光化学
10 色素-蛋白复合物中电子转移、质子转移、和能量转移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