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社会公平的底线/西方人文精神
作者:丁东红 著
出版: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2.3
丛书:西方人文精神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540685331
ISBN-10:7540685336
去豆瓣看看 总序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西方观念
序言 福利国家的理念与现实
第一章 什么是福利国家
第一节 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
第二节 《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
第三节 “铁血宰相”与大独裁者的“福利政策”
第四节 国家、雇员、雇主的三方契约
第二章 多样化的福利国家模式
第一节 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比较
第二节 英国模式--最大多数人享受的公共福利
第三节 德国模式--权利义务对等的风险分担制
第四节 美国模式--突出商业运作和个体责任
第五节 北欧模式--均等化普及型的高税收、高福利
第六节 东亚模式--家国一体的配给式福利制
第三章 有关福利国家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从仁慈施恩论到制度正义论
第二节 合作主义--理论奠基石
第三节 3U+1原则
第四节 国家功能与政府责任
第四章 “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福利政策
第一节 子女补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二节 医疗服务:编织呵护生命之网
第三节 就业保障:人人有工作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贫困救助:让阳光温暖最寒冷的地方
第五节 养老保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六节 义务教育:架设同一起跑线
第七节 残障人服务:同一蓝天下
第五章 福利社会实景实录
第一节 从“在西班牙看牙”说开去
第二节 罗浮宫的免费门票及其他
第三节 寻找市政厅
第四节 “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第五节 50岁的老学生和4.0岁的退休者
第六章 福利国家向何处去
第一节 遭遇全球化浪潮
第二节 力挽狂澜的坚守还是万般无奈的退缩
第三节 潮流大势不可逆
第四节 中国式福利国家是可能的吗
注释
丁东红,女,1948年11月出生。中央党校哲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哲学》杂志编委。曾赴多国进修及合作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著作《人之解读——现代西方人本哲学研究》、《当代西方哲学评介》等,译著(合译)《国外康德哲学新论》、 《社会民主与未来》、《维特根斯坦著作集》等,主编《西方智慧经典文库》、《现代西方哲学辞典》、《米德文集》等。
《西方人文精神·福利国家:社会公平的底线》内容既是公平配置社会财富的一种确定形式,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性因素;既是一种缓和社会矛盾的手段,也是一种社会良性治理的途径。尽管福利国家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和发展,但这种变革的目的应该有助于社会福利体制的存在而不是摧毁它;无论经济效益对于市场有多么重要,它都不能冲破让每一个公民过有尊严的生活的底线。在任何情况下,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利相联系的公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福利都是不能允许被剥夺的。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