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关系中迷失了的话语
作者:(美)舍格斯特尔 编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丛书:科学哲学基本著作从书
页数:280
定价:24.80 元
ISBN-10:7300073190
ISBN-13:9787300073194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和科学的社会与主义研究:敌人还是盟友?
一、“科学大战”的语境
二、建构主义者的批评
三、1994年--恐怖年及其之后
四、建构主义者的市场为何会困拢科学家
五、谁具有批评科学的权力?科学大战中一个隐藏的问题
六、艾伦·索卡尔诈文的意图
七、谁拥有科学史?索卡尔诈文的后果
八、科学大战的延续:对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的围攻
九、本书的计划
十、找回科学家
第二章 当前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中的反科学
一、当前的发展
二、在STS中真的存在和科学的对抗吗?
三、STS的目的
四、在什么情况下STS很能繁荣?
第三章 在科学社会学发展中的某些模式和过程--科学社会学60年纪念笔记
一、书写科学的社会研究史
二、一般社会体系理论的应用
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反应
四、缺乏体系的理论的影响
五、别理睬理论:一个显著的经验事实的重要性
六、新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七、“强纲领”的弱点
八、社会学专业的学术交流
九、跨学科的学术交流
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十一、简要的结论
第四章 反反科学:一种寻找解释的现象
第一部分 对目前“反科学”主张的剖析
一、认真对待科学卫士
二、各种“反科学”
三、科学家可能反科学吗?科学大战和当前天性教化的争论间的联系
四、卡尔·波普对英国科学预算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一个论题
第五章 反反科学:一种寻找解释的现象
第二部分 关于科学的社会角色的冲突
一、关于科学的文化意义的争论
二、作为启发工具的“反科学”
……
第六章 20世纪的科学图景
第七章 后学术科学--以系统和规范建构的知识
第八章 客观性的社会理论
第九章 观望镜下的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一种知识的进路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奥利卡·舍格斯特尔,美籍芬兰人,获得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化学与社会学双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社会科学系主任。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学与价值、社会理论以及社会和生命科学之间关系的问题。曾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富布莱特基金”、“美国哲学学会基金”与“洛克斐勒基金”。著有Defender of the Truth: The battle for Science in the Sociobiology Controversy and Beyo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一书,还编辑出版了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here Nature Meets Cultur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7)。
本书收编了不同学者关于“科学大战”的定位的观点,透过多种视角——历史的、社会学的、哲学的、科学的、心理学的——将作为社会现象的科学情景化,并对“科学大战”划界。全书力图消解传统上所理解的“科学大战代表了两种文化的冲突的观念”,并尝试更好地理解科学卫士一直坚持“科学和理性”的原因。本书以科学家的眼光针对普通读者,也同样为学术界而写。
如何在中西学术界这个极其开阔的视野中定位如火如荼的“科学大战”?本书着力于通过透视这场学术论争,来诠释科学卫士和后现代建构主义者、相对主义者的对立。通过多种视角——历史的、社会学的、哲学的、科学的、心理学的——将作为社会现象的“科学”情境化,并对争论做出重要的划界。本书结论和传统上对“科学大战”的理解自然也大相径庭——作者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即科学大战不应该被理解为两种文化的冲突,而应该被理解为科学与人文更进一步融合的一个转折。
科学大战不应该被看成是科学家和研究科学的学者之间的对立,它没有解决如何使科学合理性和公众讨论统一起来的问题。科学需要公众的开放的讨论,同样需要对科学和社会以及社会需要的关系的重新评估。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