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的秘密
作者:张力 著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9
页数:512
定价:49.80 元
ISBN-13:9787510047053
ISBN-10:7510047056 
去豆瓣看看    序一  武踪舞迹,舞武相益
  序二  将侠义精神存留后世
  序三  武术指导是一门艺术
  Part1  动作导演源流
  Chapter1  关于“动作导演”
  1.1外语世界的“动作导演”
  1.2华人世界的“动作导演”
  1.3学术世界的“动作导演”
  1.4动作场面的形态
  Chapter2  动作导演的艺术源流
  2.1戏  曲
  2.2武  术
  2.3杂  技
  3.4舞  蹈
  2.5文  学
  Chapter3  动作导演的历史
  3.1武侠草创:“怪力乱神”
  3.2古典武侠:以武育人
  3.3经典功夫:嬉笑怒骂
  3.4时装动作:拳脚、子弹、钢丝
  3.5动作天下:宏大唯美
  3.6新世纪新气象:国际视野下的人文探索
  Part2  动作导演基本原理
  Chapter4  总论
  4.1动作的艺术与艺术的动作
  4.2武戏与文戏
  Chapter5  动作导演与戏剧冲突
  5.1打斗人物的戏剧性
  5.2打斗环境的戏剧性
  5.3武术格斗的戏剧性
  5.4动作招式的戏剧性
  Chapter6  动作导演与规定情境
  6.1外部规定情境
  6.2内部规定情境
  6.3故事情节与动作设计
  Chapter7  动作导演与主控思想
  7.1主控思想
  7.2段落主控思想
  7.3案例分析:《霍元甲》的动作设计
  Chapter8  动作导演与人物性格
  8.1性格化动作
  8.2性格化武功
  8.3性格化招式
  8.4性格化兵器
  Chapter9  动作导演与人物情感
  9.1情到深处手舞足蹈
  9.2案例分析:雪山之战”与“九寨沟之战”
  Chapter10  动作导演与武术格斗
  10.1功夫电影与武术格斗
  10.2动作设计与格斗原理
  10.3决斗中的逻辑问题
  10.4动作设计与武术历史
  10.5案例分析:时空穿梭中的“贯串动作”
  10.6案例分析:《叶问前传》咏春拳的全面胜利
  Chapter11  动作导演与电脑特技
  11.1进入动作场景的核心
  11.2特技与武术的“平衡”
  11.3从搏斗竞技到电脑动画
  11.4动作设计常用的数码科技
  Chapter12  动作导演与文化属性
  12.1历史题材的选取与民族艺术的展示
  12.2民族文化的象征化、寓言化表达
  12.3传统文化的叙事语境和创作背景
  12.4程小东与袁和平之比较
  Part3  动作导演基本方法
  Chapter13  表  演
  13.1头部的体语
  13.2上肢的体语
  13.3下肢的体语
  13.4体态的体语
  Chapter14  套  招
  14.1攻防转换“十三招”
  14.2打斗“三招论”
  14.3“多对多”与“一对多”的打斗
  Chapter15  摄  影
  15.1景  别
  15.2运动镜头
  15.3机  位
  15.4轴  线
  15.5特技摄影
  15.6案例分析:高手出招“后发先至”
  Chapter16  剪  辑
  16.1打斗剪辑的原理
  16.2打斗剪辑的常用方法
  16.3打斗剪辑的空间关系
  16.4打斗剪辑的节奏
  Chapter17  特  技
  17.1威  亚
  17.2弹  床
  17.3假  肢
  17.4 Power粉
  17.5血  浆
  17.6鱼  线
  17.7飞叶
  Chapter18  强  调
  18.1对照的强调
  18.2重复的强调
  18.3焦点的强调
  Part4  金牌动作影人访谈
  成  龙:电影就是我的生命
  洪金宝:香港功夫片的“大哥大”
  元  彪:从“替身王”到“最佳武指”
  徐  克:“侠”是一种人生观
  吴宇森:用舞蹈的手法拍动作
  刘家良:功夫片“史记”
  袁和平:动作设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程小东:诗意武功的缔造者
  徐小明:香港电视史上第一个武术指导
  江道海:魔术杂技,动作设计的艺术原型
  罗礼贤:我的镜头“永远在动”
  熊欣欣:打不死的“鬼脚七”
  徐向东:动作设计就是建大楼
  赵长军:这一生,我为武术而生
  赵文卓:朗朗乾坤,王者之风
  马振邦:精武人生八十年
  刘家辉:功夫片,从武术主题去创作故事
  陈观泰:戏里戏外的大圣劈挂高手
  国建勇:拍动作片要“文戏武唱”
  何  清:历史在影像中延伸
  附录1:香港武术指导源流
  附录2:不同时代的兵器
  附录3:海外武术一览表
  附录4:历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获奖及提名名单
  附录5:历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获奖及提名名单
  参考文献
  鸣谢
  出版后记
  张力,1980年8月生人,祖籍陕西,现居北京。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南京政治学院文学学士、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
  11岁开始习武,1999年开始武术文化与影视艺术的研究写作,在《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华武术》等专业刊物发表文章百余万字。曾参与多部动作电影创作。
  主要代表作:2008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五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总策划、编导;2009年,中国第一本全景展现功夫演员、武术指导的人物传记《打不死的鬼脚七:熊欣欣功夫电影传奇》;2012年7月,全景展现北京近代传统武术文化的口述历史《京城武林往事》。
   
  千年中国武术与百年西方电影在中国交汇,诞生了享誉世界的武侠功夫电影,其核心部分“动作导演”则集中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的智慧,是中国电影对世界影坛独特的贡献!
     武侠电影、功夫电影、动作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八十多年中国武侠电影史的技术发展脉络是什么?
     中国武侠功夫电影的核心秘密和创作原型是什么?
     电影武术指导、动作导演的创作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如何将剧本中的武功描写转化为银幕上的直观形象?
     如何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精彩绝伦的银幕动作完美结合?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