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讨论孔子的几点意见
  孔子
  一 引语
  二 传略
  一 孔子的家世
  二 孔子的生平
  三 孔子的日常生活
  四 孔门的述赞
  五 孔子的著作
  三 学说
  一 孔子的本体论
  二 孔子的道德哲学
  三 孔子的教育哲学
  四 孔子的政治哲学
  五 孔子的宗教哲学
  四 尾语
  “六经”与孔子的关系问题
  一 “五经”皆孔子所作说
  二 “六经”与孔子无关说
  从孔子到孟苟——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儒经传授
  孔子以后的儒家派别
  孔子以后的儒经传授
  儒家内部孟苟两派的对立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
  一 孔圣的诞生
  二 孔圣的异表
  三 孔圣的使命
  四 上天的启示之一——获麟
  五 上天的启示之二——血书
  六 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一——《春秋)
  七 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二——《孝经)
  八 孔圣的告天
  九 孔圣的其他法典
  十 孔圣的史观
  十一 孔圣言行散记
  十二 孔圣的门徒
  纬谶中的“皇”与“帝”
  引言
  一 “皇”与“帝”
  二 “三皇”与“五帝”
  三 “五 天帝”与“五人帝”
  四 三皇说之一——天地人三皇
  五 “三皇”与“十纪”
  六 三皇说之二——伏羲神农女娲
  七 三皇说之三——伏羲神农与燧人
  八 黄帝——五人帝之一
  九 少昊——五人帝之二
  十 颛顼——五人帝之三
  十一帝喾——五人帝之四
  十二 唐尧——五人帝之五
  十三 虞舜——五人帝之六
  十四 苍颉——五帝以外的一帝
  十五 三皇五帝之际的诸皇
  朱熹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朱熹传略
  第三章 朱熹之哲学
  一 本体论
  二 价值论
  三 认识论
  第四章 朱熹之经学
  一 易经学
  二 书经学
  三 诗经学
  四 礼经学
  五 春秋学
  六 孝经学
  七 四书学
  第五章 朱熹之史学与文学
  第六章 朱熹与当代学派
  第七章 朱熹之著作
  一 经部
  二 史部
  三 子部
  四 集部
  第八章 朱学之传授
  附录 朱熹简明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