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史与经学之派别——皮锡瑞《经学历史》序
  一  经学的三大派
  二  经学史的重要性和它的分类
  三  皮锡瑞传略
  四  皮著《经学历史》略评
  附录
  《经学历史》注释本重印后记
  “经”、“经学”、经学史——中国经学史论之一
  什么是“经”?
  什么是“经学”?
  中国经学史研究的特点
  中国经学史的研究任务
  关于中国经学史中的学派问题——中国经学史论之二
  中国经学史中的“学派”
  学派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旧“学派说”批判
  有关中国经学史的几个问题
  一  经、史关系问题
  二  对王肃和“王学”的估价问题
  三  关于乾嘉学派问题
  四  关于师法和家法问题
  僵尸的出祟——异哉所谓学校读经问题
  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
  儒家之精神的社会政策
  一  赘言
  二  释题
  三  例证
  四  批判
  道儒的党派性
  一  六家
  二  道家的党派性
  三  儒家三派说
  四  不可用道儒作宣传幌子
  我们的时代
  怎样研究经学
  治经与治史
  顾著《古史辨》的读后感
  博士制度和秦汉政治
  王莽改制与经学中的今古文学问题
  从顾炎武到章炳麟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初探
  孙诒让与中国近代语文学
  康有为与章太炎
  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
  一  追念黄宗羲、钱大昕和章炳麟
  二  新史学转变的文化动力
  三  论史观派和史料派
  四  《天演论》与《孔子改制考》
  五  崔適的《史记探原》
  六  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
  七  梁启超促史学脱离经学羁绊
  八  胡適使史学完全脱离经学独立
  九  考古派修正疑古派的研究方法
  十  释古派的崛起与分裂
  十一  “七七事变”与新史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