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与《朴通事》:蒙元时期庶民的日常法律生活
作者:徐忠明 著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2012.5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542638212
ISBN-10:754263821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开场白:问题由来
一、新史料与新方法
二、老乞大与朴通事
第二章 商业运作与契约实践
一、经济图像素描
二、法律构造一瞥
三、商业契约实践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与契约秩序
一、日常生活鸟瞰
二、日常契约实践
三、契约实践概括
第四章 社会秩序与犯罪控制
一、权力构造与运作机制
二、社会控制与商旅安全
三、日常纠纷与诉讼实践
第五章 结束语:要旨概括
参考文献
后记
徐忠明,1960年12月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学院学士(1984),中山大学硕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02),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从事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比较法律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出版著作:《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律精神》(与任强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传播与阅读:明清法律知识史》(与杜金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即出。另外,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展开全部) 1960年12月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学院学士(1984),中山大学硕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02),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从事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比较法律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是朝鲜李朝时期(1392—1910)的汉语教材,它们对蒙元时期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作出了忠实全面的描述。《老乞大》与《朴通事》成书于元代末期,又经过明清两朝不断的修订和注解,成为权威的汉语教材,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可以藉此探究蒙元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日常法律生活。《老乞大》描写的“马匹交易”契约,包含了传统中国独具特色的信用、自由、平等的契约观念,以及契约结构和要素的法律功能。而《朴通事》则描述了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婚姻、借贷、人口买卖、房屋租赁)与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即,用契约方式来组织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折射出契约实践对于建构与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功能。据此,传统中国并非是单一的身份性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契约性社会。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提到的治安与犯罪,不仅反映了蒙元时期的社会控制与司法实践的若干面向,而且展现了国家权力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重点所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