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

目 录内容简介
第l章 绪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1 通信网络的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3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若干术语
1.3 网络体系结构
1.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1.3.2 网络体系结构的几个重要概念
1.3.3 ISO/OSI的参考模型
1.3.4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通信概念
2.1.1 数据与信号
2.1.2 数据传输
2.1.3 通信的定义
2.1.4 通信方式
2.2 数据通信系统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2.2.2 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
2.2.3 主要性能指标
2.3 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
2.3.1 信号的频谱与带宽
2.3.2 信道的截止频率与带宽
2.3.3 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
2.4 数据编码技术
2.4.1 数字信号模拟化编码
2.4.2 数字信号数字化编码
2.4.3 模拟信号数字化编码
2.5 信道编码技术
2.5.1 差错控制
2.5.2 奇偶校验码
2.5.3 循环冗余编码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3.2 传输介质
3.2.1 有线介质
3.2.2 无线介质
3.3 物理层接口协议
3.3.1 机械特性
3.3.2 电气特性
3.3.3 功能特性
3.3.4 规程特性
3.4 常用的物理层接口标准
3.4.1 EIARS.232C
3.4.2 EIARS.449/422A/423A
3.4.3 EIARS.530
3.4.4 CCITIX.21
3.5 物理层网络互连设备
3.5.1 传输介质互连设备
3.5.2 物理层互连设备
3.6 数据传输技术
3.6.1 多路复用技术
3.6.2 集中器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和服务
4.1.1 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4.1.2 成帧
4.1.3 差错控制
4.1.4 流量控制
4.1.5 链路管理
4.2 差错检测与校正
4.2.1 停等协议
4.2.2 连续ARQ协议
4.2.3 选择重传ARQ协议
4.3 数据链路层协议标准
4.3.1 概述
4.3.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4.4 Intemet的数据链路协议
4.4.1 SUP协议
4.4.2 PPP协议
4.5 网桥
4.5.1 网桥的基本概念
4.5.2 透明网桥
4.5.3 源路由网桥
4.5.4 透明网桥与源路由选择网桥的比较
4.6 交换机
4.6.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6.2 交换方式
4.6.3 交换机特性与选型原则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网络层
5.1 网络层主要功能和服务
5.2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5.2.1 电路交换
5.2.2 分组交换
5.3 虚电路和数据报
5.3.1 虚电路
5.3.2 数据报
5.3.3 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比较
5.4 路由选择
5.4.1 静态路由选择
5.4.2 动态路由选择
5.5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5.5.1 流量控制
5.5.2 拥塞控制
5.6 Internet的网际协议IP
5.6.1 IP地址
5.6.2 子网划分
5.6.3 IP分组格式
5.6.4 IP路由选择
5.6.5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6.6 无类域问路由CIDR
5.6.7 IPv6
5.7 路由器
5.7.1 概述
5.7.2 自治系统
5.7.3 路由信息协议RIP
5.7.4 开放式最短路由优先协议OSPF
5.7.5 边界网关协议BGP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局域网技术
6.1 局域网概述
6.1.1 局域网特点
6.1.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6.1.3 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6.1.4 拓扑结构
6.1.5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6.2.1Aloha协议
6.2.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6.2.3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6.2.4 令牌控制协议
6.3 以太网和IEEE8023
6.3.1 以太网工作原理
6.3.2 以太网与IEEE8023的区别
6.3.3 IEEE802.3标准
6.3.4 以太网部件
6.3.5 效率
6.4 令牌环网与.IEEE8025
6.4.1 令牌与帧格式
6.4.2 预约和请求令牌
6.4.3 环维护
6.4.4 效率
6.4.5 令牌环网与以太网的比较
6.5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6.6 高速局域网
6.6.1 快速以太网
6.6.2 千兆以太网
6.7 无线局域网
6.7.1 无线局域网标准
6.7.2 无线局域网连接方式
6.7.3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7.1 广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7.2 分组交换网x.25
7.2.1 x.25与OSI模型
7.2.2 X.25网的设备
7.2.3 虚电路业务
7.2.4 x.25的帧结构
7.2.5 呼叫建立和呼叫拆除
7.2.6 数据传输
7.2.7 流量和差错控制
7.3 帧中继
7.3.1 帧中继与X.25的比较
7.3.2 帧中继分层通信
7.3.3 交换与虚拟连接
7.3.4 帧格式
7.3.5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7.4 ISDN
7.4.1 数字通信服务
7.4.2 ISDN和OSl分层通信
7.4.3 帧格式
7.4.4 ISDN设备
7.5 DSL
7.5.1 DSL基础
7.5.2 DSL服务类型
7.6 SONET
7.6.1 传输介质和特性
7.6.2 SONET帧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传输层
8.1 传输服务
8.1.1 传输层存在的必要性
8.1.2 传输服务
8.2 传输协议机制
8.2.1 寻址
8.2.2 建立连接
8.2.3 释放连接
8.2.4 缓冲策略和流量控制
8.3 Internet传输层协议
8.3.1 传输层端口
8.3.2 传输控制协议TCP
8.3.3 用户数据协议UDP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高层协议
9.1 会话层
9.1.1 会话层基本概念
9.1.2 会话连接管理
9.1.3 会话活动管理
9.1.4 数据交换管理
9.1.5 会话层协议
9.2 表示层
9.2.1 表示层基本概念
9.2.2 表示层功能
9.2.3 表示层服务和协议
9.3 应用层
9.3.1 应用层模型
9.3.2 应用服务元素
9.3.3 Internet的应用层协议及其服务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lO章 网络工程
10.1 概述
10.2 网络规划
10.2.1 指导思想
10.2.2 规划目标
lO.2.3 建设方案
10.2.4 工程建设与管理
10.2.5 项目验收
10.2.6 后续服务
10.3 网络设计原则
10.3.1 设计目标及内容
10.3.2设计原则
10.3.3 网络体系结构
10.3.4 拓扑设计
10.3.5 校园网的拓扑结构实例
10.3.6 资源共享定理
10.4 网络建设
10.4.1 局域网组网的主流技术
10.4.2 局域网的设备及选型
10.4.3 网络操作系统
10.4.4 广域网接入技术
10.4.5 广域网的带宽系统
10.4.6 广域网服务商的选择
10.5 结构化布线系统
10.5.1 结构化布线的特点
10.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标准
10.5.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10.5.4 传输介质的连接标准
10.5.5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件
10.5.6 结构化布线中传输介质的选择
10.5.7 结构化布线的接续部件
10.5.8 结构化布线系统测试.
10.5.9 结构化布线工程建设程序
10.6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1 通信网络的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3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若干术语
1.3 网络体系结构
1.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1.3.2 网络体系结构的几个重要概念
1.3.3 ISO/OSI的参考模型
1.3.4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通信概念
2.1.1 数据与信号
2.1.2 数据传输
2.1.3 通信的定义
2.1.4 通信方式
2.2 数据通信系统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2.2.2 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
2.2.3 主要性能指标
2.3 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
2.3.1 信号的频谱与带宽
2.3.2 信道的截止频率与带宽
2.3.3 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
2.4 数据编码技术
2.4.1 数字信号模拟化编码
2.4.2 数字信号数字化编码
2.4.3 模拟信号数字化编码
2.5 信道编码技术
2.5.1 差错控制
2.5.2 奇偶校验码
2.5.3 循环冗余编码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3.2 传输介质
3.2.1 有线介质
3.2.2 无线介质
3.3 物理层接口协议
3.3.1 机械特性
3.3.2 电气特性
3.3.3 功能特性
3.3.4 规程特性
3.4 常用的物理层接口标准
3.4.1 EIARS.232C
3.4.2 EIARS.449/422A/423A
3.4.3 EIARS.530
3.4.4 CCITIX.21
3.5 物理层网络互连设备
3.5.1 传输介质互连设备
3.5.2 物理层互连设备
3.6 数据传输技术
3.6.1 多路复用技术
3.6.2 集中器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和服务
4.1.1 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4.1.2 成帧
4.1.3 差错控制
4.1.4 流量控制
4.1.5 链路管理
4.2 差错检测与校正
4.2.1 停等协议
4.2.2 连续ARQ协议
4.2.3 选择重传ARQ协议
4.3 数据链路层协议标准
4.3.1 概述
4.3.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4.4 Intemet的数据链路协议
4.4.1 SUP协议
4.4.2 PPP协议
4.5 网桥
4.5.1 网桥的基本概念
4.5.2 透明网桥
4.5.3 源路由网桥
4.5.4 透明网桥与源路由选择网桥的比较
4.6 交换机
4.6.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6.2 交换方式
4.6.3 交换机特性与选型原则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网络层
5.1 网络层主要功能和服务
5.2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5.2.1 电路交换
5.2.2 分组交换
5.3 虚电路和数据报
5.3.1 虚电路
5.3.2 数据报
5.3.3 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比较
5.4 路由选择
5.4.1 静态路由选择
5.4.2 动态路由选择
5.5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5.5.1 流量控制
5.5.2 拥塞控制
5.6 Internet的网际协议IP
5.6.1 IP地址
5.6.2 子网划分
5.6.3 IP分组格式
5.6.4 IP路由选择
5.6.5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6.6 无类域问路由CIDR
5.6.7 IPv6
5.7 路由器
5.7.1 概述
5.7.2 自治系统
5.7.3 路由信息协议RIP
5.7.4 开放式最短路由优先协议OSPF
5.7.5 边界网关协议BGP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局域网技术
6.1 局域网概述
6.1.1 局域网特点
6.1.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6.1.3 局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6.1.4 拓扑结构
6.1.5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6.2.1Aloha协议
6.2.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6.2.3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6.2.4 令牌控制协议
6.3 以太网和IEEE8023
6.3.1 以太网工作原理
6.3.2 以太网与IEEE8023的区别
6.3.3 IEEE802.3标准
6.3.4 以太网部件
6.3.5 效率
6.4 令牌环网与.IEEE8025
6.4.1 令牌与帧格式
6.4.2 预约和请求令牌
6.4.3 环维护
6.4.4 效率
6.4.5 令牌环网与以太网的比较
6.5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6.6 高速局域网
6.6.1 快速以太网
6.6.2 千兆以太网
6.7 无线局域网
6.7.1 无线局域网标准
6.7.2 无线局域网连接方式
6.7.3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7.1 广域网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7.2 分组交换网x.25
7.2.1 x.25与OSI模型
7.2.2 X.25网的设备
7.2.3 虚电路业务
7.2.4 x.25的帧结构
7.2.5 呼叫建立和呼叫拆除
7.2.6 数据传输
7.2.7 流量和差错控制
7.3 帧中继
7.3.1 帧中继与X.25的比较
7.3.2 帧中继分层通信
7.3.3 交换与虚拟连接
7.3.4 帧格式
7.3.5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7.4 ISDN
7.4.1 数字通信服务
7.4.2 ISDN和OSl分层通信
7.4.3 帧格式
7.4.4 ISDN设备
7.5 DSL
7.5.1 DSL基础
7.5.2 DSL服务类型
7.6 SONET
7.6.1 传输介质和特性
7.6.2 SONET帧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传输层
8.1 传输服务
8.1.1 传输层存在的必要性
8.1.2 传输服务
8.2 传输协议机制
8.2.1 寻址
8.2.2 建立连接
8.2.3 释放连接
8.2.4 缓冲策略和流量控制
8.3 Internet传输层协议
8.3.1 传输层端口
8.3.2 传输控制协议TCP
8.3.3 用户数据协议UDP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高层协议
9.1 会话层
9.1.1 会话层基本概念
9.1.2 会话连接管理
9.1.3 会话活动管理
9.1.4 数据交换管理
9.1.5 会话层协议
9.2 表示层
9.2.1 表示层基本概念
9.2.2 表示层功能
9.2.3 表示层服务和协议
9.3 应用层
9.3.1 应用层模型
9.3.2 应用服务元素
9.3.3 Internet的应用层协议及其服务
参考文献
思考题与习题
第lO章 网络工程
10.1 概述
10.2 网络规划
10.2.1 指导思想
10.2.2 规划目标
lO.2.3 建设方案
10.2.4 工程建设与管理
10.2.5 项目验收
10.2.6 后续服务
10.3 网络设计原则
10.3.1 设计目标及内容
10.3.2设计原则
10.3.3 网络体系结构
10.3.4 拓扑设计
10.3.5 校园网的拓扑结构实例
10.3.6 资源共享定理
10.4 网络建设
10.4.1 局域网组网的主流技术
10.4.2 局域网的设备及选型
10.4.3 网络操作系统
10.4.4 广域网接入技术
10.4.5 广域网的带宽系统
10.4.6 广域网服务商的选择
10.5 结构化布线系统
10.5.1 结构化布线的特点
10.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标准
10.5.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10.5.4 传输介质的连接标准
10.5.5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件
10.5.6 结构化布线中传输介质的选择
10.5.7 结构化布线的接续部件
10.5.8 结构化布线系统测试.
10.5.9 结构化布线工程建设程序
10.6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目 录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工程》按照网络分层结构模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原理;各层网络的功能、协议及其服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等内容。《计算机网络工程》具有取材广泛、内容新颖、概念清楚、深入浅出、系统性强、注重实践等特点,并结合Intemet技术,把抽象的网络概念实例化和具体化。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