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在职卫生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规划教材:新发传染病(第2版)
作者:潘孝彰 主编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
页数:259
版本:2
定价:27.00 元
ISBN-10:7117103914
ISBN-13:9787117103916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动物源性疾病与新发传染病的关系
第二章 新发现的病毒性疾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
艾滋病
艾滋病相关疾病的胸部影像学
丙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
庚型病毒性肝炎
其他新型病毒性肝炎
西尼罗病毒感染
阿根廷出血热
委内瑞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人禽流感
尼帕病毒脑炎
人类细小病毒感染
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
人疱疹病毒7型感染
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
马麻疹病毒感染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Ⅱ型感染
基孔肯雅热
猴痘病毒感染
第三章 朊毒体病
第四章 新发现的细菌性疾病与立克次体病
0157:H7出血性肠炎
0139霍乱
空肠弯曲菌感染
军团病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
猫抓病
杆菌性血管瘤
人单核细胞埃利希体病
东方斑点热
第五章 新发现的衣原体疾病
肺炎衣原体肺炎
第六章 新发现的螺旋体疾病
莱姆病
第七章 新发现的寄生虫病
隐孢子虫病
环孢子虫感染
人芽囊原虫感染
巴贝虫病
微孢子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
第八章 新近增多的真菌感染
第九章 传染病与生物恐怖
附录一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附录二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
附录三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
附录四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潘孝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此后一直从事医学院感染科的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做为首席负责人的二个科研项目“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及“肠杆菌科的快速诊断”。分获卫生部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随着前者治疗成果的公开,使我国囊虫病进入“可治”的时期,80年代至今仍有效地沿用此疗法,得益者无数。曾发现上海市首例莱姆病,共同确诊过上海首例马尔纳菲青霉病,为东南沿海及华东各省的感染科、内科、重症监护科(ICU)、脑外科等解决过百例以上疑难发热、败血症、脑脓肿、难治性脑膜炎、结缔组织病及一些罕见病。主编过《禽流感染及人类流感》《艾滋病防治学》《现代感染病学》《新发传染病》等,担任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的《实用内科学》常务副主编、《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副主编、《中国医百科全书-临床综合卷》主编助理。参加编写的书籍25本。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在国外权威杂志发表多篇艾滋病文章,现为卫生部艾滋病临床治疗组专家,上海市防医学会艾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由于新发传染病大部分起源于动物,所以动物源性疾病与新发传染病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特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资深研究员撰写了一章,以阐述两者的关系。近三年多来,新发传染病的诊治又有不少进展,如艾滋病的治疗药物由原来的三类发展为六类,近30种,艾滋病的机会感染及机会肿瘤的影像学也有不少资料积累,丙型肝炎的治疗也有了“指南”,本书再版时乃加以更新。新近为广大人民熟知的“手足口病”,其病原有数种,而其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1型会导致神经系统感染,危害极大,本版乃详加阐述。此外,在30年以前就发现的病原体,而数十年来并未造成“公共卫生事件”,但近年却发生暴发流行,诸如广州管圆线虫病于2006年在北京引起大规模的发病;另外,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不断地增多,一些地方性真菌感染在非流行区也有病例报告,我们也将这些内容列入本书。随着国际形式的不断变化,一些国家面临生物恐怖袭击的可能,为此,本书再版时对传染病与生物恐怖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至于老传染病如结核病的复燃已有不少书籍专题叙述,本书不再赘叙。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