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
作者:敖云波 著
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8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506825580
ISBN-10:7506825589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是全球治理兴起的根本原因,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全球治理不可逆转。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强烈的政治呼吁之一,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趋势与主题。在国际社会,全球治理已经是一种实际需要,是目前惟一可以抗衡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现实选择。倡导一种民主的、公正的、透明的和平等的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的道义力量所在。蕴涵多边主义色彩的全球治理并不是在真空中得以实现的,而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中运行的。全球治理对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各自的发展阶段、国际地位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所以无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视角,还是具体的实践,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作为全球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自己也要相应地作出思考与回应。敖云波编著的《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运用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西方全球治理理论述评出发,以考量国际社会全球治理实践发展特点以及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为着眼点,分析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特殊视角和责任、道义,比较中国与欧盟、美国的全球治理模式的差异,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外交对策,作出战略和策略上的考量与建议。
  从结构上看,《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主体部分由导论、结束语和正文四章共六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缘起及其选题意义,认为“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对中国与全球治理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梳理和外交实践的对策探讨,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导论部分还对国内外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结构、研究难点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第一章主要对西方全球治理理论进行了述评。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涵义及产生、兴起的各种现实因素,如多极化和全球化、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加深、全球性问题目益凸显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等,对全球治理的相关概念如治理与善治、全球善治、全球主义、国家主义进行了理论界定;论述了全球治理的主体、对象、价值与规制,介绍了西方全球治理的基本主张;评述了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与弊端。
  第二章重点考察了全球治理的实践发展状况。论述了全球治理实践的历史发展特点,分析了不同国家对全球治理的态度和立场,如欧盟是全球治理的主要推动者,美国对全球治理转趋积极,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治理态度不一等。探讨了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与困境,如“民主赤字”、 “大国共治”、南北力量对比失衡、现有国际组织和规范效力不足、联合国的不力等。分析了全球治理实践对国际关系和中国的影响,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机制的增强和国际规则的完善、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探讨了实现全球治理的途径,虽然没有比多边主义更好的的全球治理方式,但“失效的多边主义”的尴尬现实迫使人们寻求新复合多边主义和“和谐世界”等途径。
  第三章表述了中国需要确立一种区别于西方主流全球治理理论的中国视角,来明确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从低调的学习者、参与者逐渐成长为适度的管理者、领导者,务实而不空泛,立足于国内,放眼于全球,认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主张,中国的全球治理一定是兼顾国家利益和全球公共利益的平衡,不唯利是图,也不唯我独尊,站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角度和国际关系伦理角度,对中国和世界负责,力求用中国的视角指导中国有效地参与、推进全球治理进程。
  第四章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外交对策。首先表述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变化,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国际关系出现的新格局,引起中外互动进入新阶段;因而中国外交思维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制定出应对全球治理的外交方略:一是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与定位;二是统筹协调好全球治理中的大国关系,尤其重要的是G2关系、中欧关系等,“大国协调”仍然是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三是打牢同发展中国家互信合作的基础,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舞台的重要依托者;四是推进周边区域治理,周边是中国国家利益集中的地区,也是中国全球治理的战略支撑;五是开展好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形象。最后说明中国要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就必须积极参与和影响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如联合国、G20峰会、金砖四国、基础四国及“8+5”对话会等,善用并倚重这些全球治理平台。
  结束语对全球治理的热点议题、发展特点及未来趋势作了总结,认为全球治理的核心议题是国际金融与货币改革,热点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不变的议题是核安全,难解议题是国际贸易;认为G20将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中国因素”亦将日益突出。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10)折扣价格
暂无京东缺货N个月
6天前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525天前更新

10
当当缺货N个月
4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