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言述事之祖——尚书(春秋早期)
医学之宗——黄帝内经(春秋至战国)
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春秋晚期)
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周易(西周至战国晚期)
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道德经(春秋/老子)
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论语(战国初期)
初学入德之门——大学(战国/曾子)
孔子传授心法——中庸(战国/子思)
世界第一部关于手工艺的科技专著——考工记(战国)
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开山之作——左传(战国)
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尔雅(战国)
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战国)
文辞之最、行人辞命之极——战国策(战国末)
游逍遥、达齐物的智慧结晶——庄子(战国/庄周)
先秦诸子百家集大成者——苟子(战国/荀况)
战国兵书之杰——孙膑兵法(战国/孙膑)
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子(战国/韩非)
中国逻辑学的代表作——墨子(战国/墨翟)
儒学“内圣”走向的开启者——孟子(战国/孟轲)
诸子百家思想的总结——吕氏春秋(秦/吕不韦)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西汉)
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的系统总结——淮南子(西汉/刘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西汉/司马迁)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
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中国哲学划时代的著作——论衡(东汉/王充)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中医“众方之祖”——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道教基础理论经典之一——太平经(东汉)
叙事可信、文笔优雅的断代史——一三国志(西晋/陈寿)
道教丹学之宗——抱朴子(东晋/葛洪)
禅宗理论的基石——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
中国北朝散文的瑰宝——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衡之)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业科学名著——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中国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南朝梁/周兴嗣)
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
中西交流最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初唐政治的重要文献——贞观政要(唐/吴兢)
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千金方(唐/孙思邈)
中国禅宗精神的精髓——坛经(唐/惠能)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等)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中国儿童的启蒙识字书——百家姓(北宋/佚名)
使用最广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北宋)
南宋说部之首——容斋随笔(南宋/洪迈)
元代农书的代表作——农桑衣食撮要(元/鲁明善)
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为人处世之典,企业经营之书——菜根谭(明/洪应明)
《战争论》的齐名之作——纪效新书(明/戚继光)
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程技术著作——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17世纪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明/徐光启)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
中国思想启蒙的基石——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
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
封建士大夫的卫道箴——曾国藩家书(清/曾国藩)
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清/魏源)
汇集兵家奇谋方略之兵书——三十六计(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