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作者:邓向阳 著
出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64806880
ISBN-10:7564806885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中国电影产业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电影产量位居世界前三位,影院银幕数量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收入也已连续几年超过进口分账大片。但是,与美国等电影大国相比,中国电影产业还存在产业规模小、电影企业竞争力弱、电影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主要从中国电影产业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市场结构变化角度,运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中有关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研究电影市场结构对电影企业技术创新、非主旋律电影和主旋律电影内容生产绩效的影响。从基本的逻辑结构来看,邓向阳所著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电影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对中国电影市场结构现状,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结构对电影技术创新、中国非主旋律电影内容生产和主旋律电影内容生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第三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电影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电影产品是一种内容产品,也是一种信息产品,因而大多数国家将电影产业归入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等新兴产业之中。这是因为电影是一种特殊产品,它同时具有经济属性、艺术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外国强大的文化输人,尤其要注意协调好电影产品三种属性之间的关系。为此,《中国电影产业研究》在分析电影市场结构对电影技术创新影响的同时,将电影分为主旋律电影和非主旋律电影,并分别探讨电影市场结构对两种类型电影内容生产的影响。
  电影产品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信息资源的生产特征,电影生产并不完全受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制约,同时电影也是一种版权产品,具有边际成本极低、平均成本递减的特征。根据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构成条件,电影产业市场结构更适合形成一种竞争性垄断型。但是,本书通过历史方法和量化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还不是一种真正的竞争性垄断型,而只是准竞争性垄断型。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还存在一定的行政壁垒和垄断行为,电影创新还不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中国电影的准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内,电影制片业的产量集中度与票房收入集中度产生背离,中国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影院市场集中度较低;中影等少数几家大型电影制片企业和院线公司略显规模经济效应,但中国发行公司和影院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中国电影产品的差异性增强,但也还存在新的类型影片发展缓慢、同种类型影片的内容题材和创作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发展受到制约等一些问题;中国电影市场壁垒正在逐步降低,但电影发行和院线市场的进入壁垒还较高,内容审查和电影评审成本过高导致中国电影市场壁垒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竞争的发展。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41)折扣价格

41
当当缺货N个月
24小时内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521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