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篇
  第一章 新文学的版本本性
  一 版本的物质形态
  二 版本的文字、图像内容
  第二章 异本的形成与修改
  一 几种异本
  二 异本与修改
  第三章 版本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一 版本学
  二 创作学
  三 传播学等
  四 阐释学
  第四章 版(文)本谱系及原则
  一 版(文)本谱系模式
  二 新文学研究的版(文)本原则
  校评篇
  第五章 《雷雨》
  一 从初刊本到初版本:艺术完善
  二 从初版本到开明选集本:建构新的“真实”
  三 从初版本、开明选集本到“剧本选”本:走向折中
  四 从“剧本选”本到“戏剧二版”本:缩减与改“错”
  第六章 《屈原》
  一 从初版本到群益本
  二 从群益本到人文本
  三 在“古”与“今”、“事”与“似”之间
  第七章 《天国春秋》
  一 从初刊本到人文本
  二 从人文本到定本
  三 在多种意识之间转圜
  第八章 《风雪夜归人》
  一 从初刊本到初版本
  二 从初版本到人文本
  三 女主人公的不同结局
  第九章 《蚀》
  一 从初版本到人文本
  二 “革命”、“性”等的意义滑变
  第十章 《八月的乡村》
  一 从出版本到重排本及重印本
  二 毁誉之间的文本变异
  第十一章 《无望村的馆主》
  一 从初版本到福建本
  二 多种修改倾向
  第十二章 《怨女》
  一 从The Rouge of the North到《怨女》:跨语际改写
  二 从《金锁记》到《怨女》:复杂的演进
  附录篇
  附录一 《围城》的版本修改
  附录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六个版本
  附录三 新文学版本之“九页”
  附录四 新文学版本研究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