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
1.1 绪论
1.1.1 物理实验课的作用
1.1.2 物理实验课的要求
1.1.3 物理实验课的过程
1.2 数据处理
1.2.1 测量及其分类
1.2.2 误差理论
1.2.3 测量结果的表示
1.2.4 有效数字
1.2.5 其他数据处理方法
第2章 预备性实验
2.1 仪器设置
2.2 长度测量
2.3 密度测量
2.4 单摆实验
2.5 变温曲线测绘
2.6 压缩空气
2.7 电表使用
2.8 回路接线法
2.9 随机现象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3.1 转动惯量测量
3.2 简谐振动研究
3.3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3.4 液体黏度测量
3.5 气体摩尔热容比测定
3.6 固体线胀系数测量
3.7 热管传热特性研究
3.8 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3.9 电桥法测电阻
3.10示波器使用
3.11电位差计的使用
3.12铁磁材料磁滞研究
3.13夫兰克赫兹实验
3.14等厚干涉
3.15棱镜折射率测定
3.16光栅衍射
3.17迈克尔逊干涉仪
3.18微波光学实验
3.19光纤传输实验
3.19.1 信息光纤传输
3.19.2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
3.19.3 光纤传感器转速特性
第4章 综合性实验
4.1 声速测量
4.2 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
4.3 霍尔效应实验
4.4 密立根油滴实验
4.5 光电效应实验
4.6 光电池基本特性研究
第5章 设计性实验
5.1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研究
5.2 电阻率测量
5.3 电表改装与校准
5.4 用电位差计校准电表
附录
附录1用MsExcel绘制实验曲线
附录2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式样
附录3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