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集中兵力战法

引言:兵坛决胜诀窍
第一章 毛泽东集兵战法历史溯源
一、孙武和克劳塞维茨的集中兵力思想
(一)孙武的集中兵力思想
(二)克劳塞维茨的集中兵力思想
二、中国近代团体组织的集散性
(一)太平军集中兵力的得与失
(二)典型的分散性是义和团的致命弱点
三、无产阶级领袖及政党的集中兵力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集中兵力思想
(二)工人数量少却相对集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条件
第二章 井冈沃土中萌芽
一、红军初期集中兵力作战的斗争实践
(一)多次武装起义暴动的挫折,使红军开始认识到集中兵力的重要性
(二)毛泽东集中兵力思想在井冈山艰苦频繁的战斗生活中萌芽
二、红军初期集中兵力战法的理论概括
(一)毛泽东对集中兵力战法的最早理论概括
(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对集中兵力战法的理论贡献
第三章 在反“围剿"和长征前后逐步形成
一、毛泽东集兵战法在反“围剿”斗争中开始形成
(一)龙冈战斗:毛泽东运用集中兵力战法的“得意之笔”
(二)在运动中集中兵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反面说明了毛泽东集中兵力战法的正确
二、长征胜利会师陕北,红军兵力大集中大检阅
(一)遵义会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集中兵力作战思想,批判了“六路分兵”
(二)四渡赤水,毛泽东率红军集兵北上,反对张国焘分兵南下
(三)数路红军大会战,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三、毛泽东集中兵力军事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
(一)毛泽东首次系统论述集中兵力
(二)从生理机制看指挥员为什么会被“复杂的环境所迷惑”
(三)指挥员怎样才能具有“战略头脑”,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
(四)该放弃时就要舍得放弃
第四章 经历抗日战争磨砺基本成熟
一、抗战初期的分散兵力游击与集中兵力作战
(一)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
(二)集中大力,打敌小部,仍然是游击战场作战原则之一
(三)兵力集中与分散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论持久战》中的分散兵力作游击战指导思想
(一)为什么正规军要分散打游击战?
(二)“换”和“积”是分散兵力作游击战的精髓
(三)分散兵力作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基本特点
(四)把分兵作战上升到战略高度是中外战史上的首创
三、抗战中、后期的集中兵力作战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中小型规模集中兵力作战
(二)百团大战:八路军在抗战中集中兵力作战的经典
(三)集中大兵团进行战役决战
第五章 在解放战争中锤炼得炉火纯青
一、组成超地方性正规兵团,迅速完成战略转变
(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二)集中优势兵力,反击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
二、集中优势兵力理论在战略防御作战中趋于完善
(一)中原解放军以旅为单位的分路胜利突围
(二)首次提出合理优势兵力对比,最好是四比一,至少是三比一
(三)总结推广集中兵力作战的成功经验
(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专题论述集中兵力战法
三、在战略进攻中,集中优势兵力打大歼灭战
(一)以我集中打破敌所谓集中,粉碎敌全面进攻
(二)在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中,积累总结了集中兵力作战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
(三)战术上亦须集中兵力,以及打大歼灭战所必需的集中兵力条件
(四)集中兵力战法在战略进攻中大显神通
(五)集中优势兵力,作为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被确定下来
四、全国规模的集中优势兵力战略决战
(一)规定歼敌数量,加速兵力对比的早日反变
(二)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隐蔽战役企图下的空前规模大兵团集中,进行割歼决战.
(四)保持强大预备队,进行渡江作战和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追击
第六章 新中国建立后在多领域的丰富和完善
一、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毛泽东强调指出:不要四面出击
(二)集中力量,择敌重击
(三)集中兵力作战理论在政治斗争中成功运用的经验
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集中优势兵力作战
(一)战略反攻阶段
(二)战略防御阶段
三、从“汪洋大海”走向精兵之路
(一)兵贵精不贵多,经常适时“消肿”
(二)走精兵之路,聚力于富国强兵
四、集中全国力量搞“两弹一星”
(一)选准突破口,临高势险--从世界顶尖级高科技武器人手,研制其威慑力能迅速扬国威、军威的战略武器
(二)打蛇打“七寸”,突破一点--敌人怕什么,我们就研制什么
(三)全国一盘棋,握紧拳头--集中优势兵力于军事科技攻关
(四)三步并两步,目标集中--实行逐个打歼灭战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的捷径
第七章 现代战争中集兵战法宝刀不老
一、集中兵力内含的扩展与形式的变化
(一)集中优势兵力内含的扩展
(二)集中优势兵力形式的变化
二、现代局部战争中的集中兵力战法考察
(一)继,“二战”之后,常规武器条件下的集中兵力战法以中东战争较为典型
(二)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集中兵力战法
三、探索未来战争的集中兵力新战法
(一)兵员、兵器数量作为战争物质基础,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
(二)现代战争中仍必须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三)精确制导武器、核武器条件下的分散兵力游击作战
(四)当代网络信息化战争中集中兵力的新趋势
(五)信息化战争中的集中效能将取代集中兵力
(六)一体化联合作战--现代战争中各军兵种的兵力大集中
(七)“不对称作战”中的集中兵力
第八章 毛泽东集兵战法--指导现代商战和人生的法宝
一、用集中兵力战法指导现代商战
(一)集中占用、使用资源,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拥兵”才能自重
(二)集中兵力,确保领先的产品技术,是营销战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和体现
(三)保持快速的反应能力
(四)团队协作,集群进攻
(五)多样化经营战略中的集中兵力
二、集中兵力战法对人生的启示
(一)人生时光有限、精力有限和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要求人们,若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将时间、精力和优势全部集中
(二)目标确定后,就要全力以赴
(三)登山何必背着船,要善于放弃,自我克制
(四)坚持专注于一件事,做亮一点,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
(五)优势中要有忧患意识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毛泽东集兵战法历史溯源
一、孙武和克劳塞维茨的集中兵力思想
(一)孙武的集中兵力思想
(二)克劳塞维茨的集中兵力思想
二、中国近代团体组织的集散性
(一)太平军集中兵力的得与失
(二)典型的分散性是义和团的致命弱点
三、无产阶级领袖及政党的集中兵力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集中兵力思想
(二)工人数量少却相对集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条件
第二章 井冈沃土中萌芽
一、红军初期集中兵力作战的斗争实践
(一)多次武装起义暴动的挫折,使红军开始认识到集中兵力的重要性
(二)毛泽东集中兵力思想在井冈山艰苦频繁的战斗生活中萌芽
二、红军初期集中兵力战法的理论概括
(一)毛泽东对集中兵力战法的最早理论概括
(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对集中兵力战法的理论贡献
第三章 在反“围剿"和长征前后逐步形成
一、毛泽东集兵战法在反“围剿”斗争中开始形成
(一)龙冈战斗:毛泽东运用集中兵力战法的“得意之笔”
(二)在运动中集中兵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反面说明了毛泽东集中兵力战法的正确
二、长征胜利会师陕北,红军兵力大集中大检阅
(一)遵义会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集中兵力作战思想,批判了“六路分兵”
(二)四渡赤水,毛泽东率红军集兵北上,反对张国焘分兵南下
(三)数路红军大会战,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三、毛泽东集中兵力军事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
(一)毛泽东首次系统论述集中兵力
(二)从生理机制看指挥员为什么会被“复杂的环境所迷惑”
(三)指挥员怎样才能具有“战略头脑”,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
(四)该放弃时就要舍得放弃
第四章 经历抗日战争磨砺基本成熟
一、抗战初期的分散兵力游击与集中兵力作战
(一)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
(二)集中大力,打敌小部,仍然是游击战场作战原则之一
(三)兵力集中与分散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论持久战》中的分散兵力作游击战指导思想
(一)为什么正规军要分散打游击战?
(二)“换”和“积”是分散兵力作游击战的精髓
(三)分散兵力作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基本特点
(四)把分兵作战上升到战略高度是中外战史上的首创
三、抗战中、后期的集中兵力作战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中小型规模集中兵力作战
(二)百团大战:八路军在抗战中集中兵力作战的经典
(三)集中大兵团进行战役决战
第五章 在解放战争中锤炼得炉火纯青
一、组成超地方性正规兵团,迅速完成战略转变
(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二)集中优势兵力,反击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
二、集中优势兵力理论在战略防御作战中趋于完善
(一)中原解放军以旅为单位的分路胜利突围
(二)首次提出合理优势兵力对比,最好是四比一,至少是三比一
(三)总结推广集中兵力作战的成功经验
(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专题论述集中兵力战法
三、在战略进攻中,集中优势兵力打大歼灭战
(一)以我集中打破敌所谓集中,粉碎敌全面进攻
(二)在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中,积累总结了集中兵力作战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
(三)战术上亦须集中兵力,以及打大歼灭战所必需的集中兵力条件
(四)集中兵力战法在战略进攻中大显神通
(五)集中优势兵力,作为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被确定下来
四、全国规模的集中优势兵力战略决战
(一)规定歼敌数量,加速兵力对比的早日反变
(二)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隐蔽战役企图下的空前规模大兵团集中,进行割歼决战.
(四)保持强大预备队,进行渡江作战和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追击
第六章 新中国建立后在多领域的丰富和完善
一、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毛泽东强调指出:不要四面出击
(二)集中力量,择敌重击
(三)集中兵力作战理论在政治斗争中成功运用的经验
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集中优势兵力作战
(一)战略反攻阶段
(二)战略防御阶段
三、从“汪洋大海”走向精兵之路
(一)兵贵精不贵多,经常适时“消肿”
(二)走精兵之路,聚力于富国强兵
四、集中全国力量搞“两弹一星”
(一)选准突破口,临高势险--从世界顶尖级高科技武器人手,研制其威慑力能迅速扬国威、军威的战略武器
(二)打蛇打“七寸”,突破一点--敌人怕什么,我们就研制什么
(三)全国一盘棋,握紧拳头--集中优势兵力于军事科技攻关
(四)三步并两步,目标集中--实行逐个打歼灭战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的捷径
第七章 现代战争中集兵战法宝刀不老
一、集中兵力内含的扩展与形式的变化
(一)集中优势兵力内含的扩展
(二)集中优势兵力形式的变化
二、现代局部战争中的集中兵力战法考察
(一)继,“二战”之后,常规武器条件下的集中兵力战法以中东战争较为典型
(二)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集中兵力战法
三、探索未来战争的集中兵力新战法
(一)兵员、兵器数量作为战争物质基础,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
(二)现代战争中仍必须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三)精确制导武器、核武器条件下的分散兵力游击作战
(四)当代网络信息化战争中集中兵力的新趋势
(五)信息化战争中的集中效能将取代集中兵力
(六)一体化联合作战--现代战争中各军兵种的兵力大集中
(七)“不对称作战”中的集中兵力
第八章 毛泽东集兵战法--指导现代商战和人生的法宝
一、用集中兵力战法指导现代商战
(一)集中占用、使用资源,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拥兵”才能自重
(二)集中兵力,确保领先的产品技术,是营销战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和体现
(三)保持快速的反应能力
(四)团队协作,集群进攻
(五)多样化经营战略中的集中兵力
二、集中兵力战法对人生的启示
(一)人生时光有限、精力有限和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要求人们,若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将时间、精力和优势全部集中
(二)目标确定后,就要全力以赴
(三)登山何必背着船,要善于放弃,自我克制
(四)坚持专注于一件事,做亮一点,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
(五)优势中要有忧患意识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陈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思想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大校。曾供职于连、团、师、军区机关、中央军委办公厅,《军事历史》杂志主编。系列著作主要涉及红军长征、解放战争、兵法研究、将帅研究等。
从未进过军事学校。也不是行伍出身的毛泽东,却在血与火的战争实践中,率领数量和装备均劣于敌人的人民军队,出奇制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同时代许多军事家佩服的战争奇迹。毛泽东所创造的战争奇迹,得益于集中兵力战法。毛泽东运用这一战法,指挥人民军队在总体上的劣势、局部上的优势中不断取得胜利,建立和巩固了新中国。
本书解析了毛泽东集中兵力的战法,系统论述了这一战法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过程,并就这一战法对现代战争的指导,以及对当代商战和人生的启示作了阐述。
本书解析了毛泽东集中兵力的战法,系统论述了这一战法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过程,并就这一战法对现代战争的指导,以及对当代商战和人生的启示作了阐述。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