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础知识
1.1 锻造概论
1.1.1 锻造分类
1.1.2 锻造的特点
1.1.3 锻造加工适用范围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1.2.1 金属的物理性能
1.2.2 金属的化学性能
1.2.3 金属的力学性能
1.3 金属材料的构造与铁碳状态图
1.3.1 金属的结晶
1.3.2 合金的构造
1.3.3 铁碳合金状态图简介
1.4 锻造用金属材料
1.4.1 锻造用钢
1.4.2 钢锭与钢坯
1.4.3 锻造用有色金属
1.5 钢的热处理
1.5.1 退火与正火
1.5.2 淬火与回火
1.5.3 钢的表面处理
1.6 钢的火花鉴别与硬度测定
1.6.1 钢的火花鉴别
1.6.2 硬度测定
第2章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基础
2.1 金属塑性变形实质
2.1.1 金属材料在受力后的变形过程
2.1.2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2.1.3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2.2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2.1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2.2.2 塑性变形金属组织的变化
2.2.3 形变织构
2.2.4 形变内应力
2.3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2.3.1 回复、再结晶
2.3.2 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2.3.3 再结晶温度
2.3.4 再结晶退火后的晶粒度
2.4 金属与合金的热变形加工
2.4.1 冷加工变形与热加工变形
2.4.2 热加工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4.3 锻造比
2.5 锻压工艺基础
2.5.1 剪应力定律
2.5.2 金属在塑性变形时存有弹性变形
2.5.3 体积不变规则
2.5.4 最小阻力定律
2.6 可锻性
2.6.1 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可锻性的影响
2.6.2 加工条件的影响
2.6.3 应力状态的影响
2.6.4 提高金属可锻性的主要途径
第3章 材料准备和锻前加热
3.1 下料
3.1.1 剪切
3.1.2 冷折法
3.1.3 锯切
3.1.4 砂轮切割
3.1.5 气割
3.2 燃料与燃烧
3.2.1 燃料
3.2.2 燃料的燃烧
3.3 锻前加热
3.3.1 加热方法
3.3.2 钢在加热时的性能变化
3.3.3 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
3.3.4 金属的加热规范
3.3.5 少无氧化加热
第4章 自由锻
4.1 概述
4.2 自由锻工序与锻件分类
4.2.1 自由锻工序
4.2.2 自由锻件分类及基本工序选用
4.3 自由锻基本成形的分析
4.3.1 镦粗
4.3.2 拔长
4.3.3 冲孔
4.3.4 扩孔
4.4 自由锻锤
4.4.1 空气锤
4.4.2 蒸汽一空气自由锻锤
4.5 锻造液压机:
4.5.1 液压机工作原理、特点及基本参数
4.5.2 液压机的动力装置
4.5.3 液压机本体结构
4.5.4 主要辅助装置
4.6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编制
4.6.1 锻件图的制订
4.6.2 坯料质量和尺寸的确定
4.6.3 确定锻造工序
4.6.4 自由锻设备能力选定
4.6.5 自由锻工艺规程编制举例
4.7 自由锻件锻造工艺举例
4.7.1 大型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
4.7.2 其他类型锻件锻造工艺实例
4.8 胎模锻造
4.8.1 胎模锻的特点
4.8.2 胎模分类
第5章 模锻
5.1 概述
5.1.1 模锻分类
5.1.2 模锻生产优缺点
5.2 锤上模锻
5.2.1 模锻件分类
5.2.2 模锻锤
5.2.3 模锻件图设计
5.2.4 锻模模膛及其设计基本知识
5.2.5 锻模材料及锻模使用维修
5.3 其他设备上模锻
5.3.1 热模锻曲柄压力机上模锻
5.3.2 螺旋压力机上模锻
5.4 模锻后续工序
5.4.1 切边与冲孔
5.4.2 校正与精压
第6章 锻件的冷却和热处理
6.1 锻件的冷却
6.1.1 锻件冷却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
6.1.2 锻件的冷却方法
6.1.3 锻件的冷却规范
6.2 锻件热处理
6.2.1 中小锻件热处理
6.2.2 大型锻件热处理
6.3 锻件的清理
6.3.1 化学清理
……
第7章 高合金钢与有色合金的锻造
第8章 特种锻造工艺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