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序)
前言
第一篇 奠基与初创(1978--1985年)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酝酿、决策与建立
(一)深圳经济特区创办的历史背景
(二)深圳经济特区的酝酿、决策与产生
(三)深圳经济特区的筹办与立法
二、深圳经济特区的规划与基建
(一)制定特区和城市规划
(二)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对外开放的艰难起步
(一)创办蛇口对外工业区
(二)开发、开放沙头角镇
(三)积极开展对外引进
(四)积极开展对内经济技术联合
(五)开放对外口岸
(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七)加强深港两地合作与交流
四、特区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一)特区改革试验的先行者
(二)土地使用和住房制度改革
(三)基建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体制改革
(五)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六)劳动工资保险制度改革
(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九)其他方面的改革
五、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
六、深圳改革开放对全国的影响与意义
(一)深圳初创时期的经验推动了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发展
(二)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的窗口和基地作用
(三)在体制改革中初步发挥了试验场作用
第二篇 探索与起飞(1986--1992年)
一、深圳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战略的调整
(一)经济困境:“内向”与“外向”之争
(二)政治困境:姓“社”与姓“资”之争
(三)特区经济从“内向”转向“外向”
二、以市场为取向,大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股份制改革
(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
(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
(一)确立发展外向型工业
(二)大力推动外向型工业发展
……
第三篇 转型与创新(1993--2002年)
第四篇 新阶段与新使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