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TS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第2版)

目 录内容简介
第1章 绪论
1.1 蜂窝网历史概要
1.2 无线网络规划演进
1.3 无线网规划及UMTS最优化概要
1.4 未来发展趋势
1.4.1 面向服务驱动的网络管理
1.4.2 无线局域网WLAN
1.4.3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第2章 应用于UMTS中的WCDMA
2.1 扩频CDMA系统的数学背景
2.1.1 多址接入
2.1.2 扩频调制
2.1.3 对窄带干扰的容限
2.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2.2.1 调制示例
2.2.2 对宽带干扰的容限
2.2.3 多径环境中的操作
2.3 CDMA在无线蜂窝网中的应用
2.3.1 频率再用
2.3.2 软切换
2.3.3 功率控制
2.4 WCDMA的逻辑、传输和物理信道
2.4.1 UMTS高层结构模型
2.4.2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和逻辑信道
2.4.3 传输信道
2.4.4 物理信道以及传输信道的映射FDD
2.4.5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
2.4.6 UTRAN中的定时和同步FDD承载
2.4.7 扩频、扰码和信道化概念
2.5 WCDMA无线链路性能指标
2.5.1 定义
2.5.2 根据多径信道的条件和业务进行分类
2.5.3 链路层仿真原理
2.5.4 实际网络中支持链路层性能测量的物理层测量
参考文献
第3章 WCDMA无线网络规划
3.1 度量
3.1.1 在无线链路预算中特殊的WCDMA问题
3.1.2 接收机灵敏度估计
3.1.3 阴影效应的容限和软切换增益估算
3.1.4 小区范围和小区覆盖面积的估计
3.1.5 在初始规划阶段的容量和覆盖分析
3.1.6 提供HSDPA的WCDMA网络的测量
3.1.7 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度量
3.2 详细的规划
3.2.1 对无线网络规划工具的一般要求
3.2.2 初始化:定义无线网络层
3.2.3 详细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迭代
3.2.4 相邻信道干扰的计算
3.2.5 后期处理:网络覆盖的估计和公共信道的分析
3.3 用静态模拟器对测量进行校验
3.3.1 宏小区网络设计
3.3.2 模拟器参数介绍
3.4 用动态模拟器对静态模拟器的校验
3.4.1 动态模拟器介绍
3.4.2 结果比较
3.5 无线网络规划的优化
3.5.1 理想的情况
3.5.2 Shinjuku实例
3.6 多运营商环境下WCDMA的干扰
3.6.1 相邻信道的干扰源ACI
3.6.2 最小连接损耗
3.6.3 盲区
3.6.4 相邻信道干扰的模拟情况
3.6.5 避免相邻信道干扰的无线链路规划指南
3.7 小区配置策略
3.7.1 网络构建
3.7.2 WCDMA网络的分层小区结构
参考文献
第4章 无线资源的利用
4.1 无线资源管理简介
4.2 功率控制
4.2.1 开环功率控制
4.2.2 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功率控制
4.2.3 内环功率控制
4.2.4 外环功率控制
4.2.5 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4.2.6 用传输功率控制命令的错误进行功率控制
4.2.7 快速功率控制和用户终端速度
4.3 切换控制
4.3.1 系统内—频率内软切换
4.3.2 系统内—频率内硬切换
4.3.3 系统内—频率间切换
4.3.4 系统间切换
4.3.5 切换测量报告
4.3.6 压缩模式
4.3.7 系统间切换过程
4.4 拥塞控制
4.4.1 空中接口负载的定义
4.4.2 允许控制
4.4.3 分组方案
4.4.4 负载控制
4.5 资源管理
4.5.1 下行链路中的正交信道编码码树
4.5.2 码字管理
4.6 HSDPA中的RRU
4.6.1 HSDPA的功率控制
4.6.2 HSDPA的拥塞控制
4.6.3 HSDPA的切换控制与移动性管理
4.6.4 HSDPA的资源管理
4.7 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7.1 快速功率控制和软切换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7.2 无线资源管理最优化的例子
4.7.3 呼叫设置延迟
参考文献
第5章 WCDMA-GSM联合规划问题
5.1 无线电频率问题
5.1.1 热噪声
5.1.2 人为噪声
5.1.3 干扰的情况
5.1.4 降低干扰的方法
5.2 噪声测量
5.2.1 可接受的RF环境
5.2.2 在实际环境中导电测量方法
5.2.3 测量结果
5.2.4 结论
5.3 无线网络的规划问题
5.3.1 协同设计的过程
5.3.2 传输规划
5.3.3 终端用户对不同技术的需求
5.3.4 不同技术密集利用频谱
5.4 窄带系统和WCDMA系统在邻近频率波段中的运行
5.4.1 干扰机制
5.4.2 最差情况分析
5.4.3 静态模拟器的模拟案例研究
5.4.4 容量的降低
5.4.5 总结和无线网络规划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第6章 提高容量及覆盖范围的方法
6.1 引言
6.2 提高覆盖范围的技术
6.2.1 上、下行链路覆盖范围受限情况
6.2.2 链路开销分析
6.3 提高容量的技术
6.3.1 上、下行链路容量受限情形
6.3.2 负载方程分析
6.3.3 确定链路受限情况
6.4 上行链路小区负载和基站发射功率
6.4.1 上行链路小区负载的影响
6.4.2 基站发射功率的影响
6.5 附加载波和扰码
6.5.1 附加载波的效果
6.5.2 附加扰码的效果
6.6 天线前置放大器和有源天线
6.6.1 数学基础
6.6.2 天线前置放大器及有源天线的效果
6.6.3 实际应用考虑
6.7 远端射频前置放大器
6.7.1 数学基础
6.7.2 远端射频前置放大器的影响
6.7.3 实际应用考虑
6.8 高阶接收分集
6.8.1 高阶接收分集的效果
6.8.2 实际应用考虑
6.9 发射分集
6.9.1 发射分集的效果
6.9.2 实际应用考虑
6.10 UTRA FDD中的MIMO
6.10.1 数学基础
6.10.2 MIMO的效果
6.10.3 实际应用考虑
6.10.4 3GPP标准中的候选MIMO算法
6.10.5 UTRA FDD上行链路中的MIMO
6.11 波束形成
6.11.1 数学基础
6.11.2 波束形成的效果
6.11.3 实际应用考虑
6.11.4 基于RRM算法的固定波束方案的效果
6.12 准最佳配置
6.12.1 准最佳配置的效果
6.12.2 实际应用考虑
6.13 扇区化
6.13.1 扇区化的效果
6.13.2 实际应用考虑
6.14 中继器
6.14.1 中继器的效果
6.14.2 实际应用考虑
6.15 微小区部署
6.16 容量扩充流程
6.17 提高覆盖范围和容量的方法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无线网络的最优化
7.1 无线网络最优化概述
7.1.1 运行系统在最优化过程中的作用
7.2 TMN模型概述
7.3 优化工具
7.3.1 规划工具级优化
7.3.2 网管系统中的配置管理
7.3.3 网元和操作系统中的性能管理
7.3.4 测量在网元和网管系统中的应用
7.3.5 使用操作系统工具进行优化
7.3.6 现场测量工具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UMTS服务质量
8.1 服务质量的定义
8.2 终端用户服务分类
8.3 服务特点和要求
8.3.1 一般问题
8.3.2 数据传输
8.3.3 交互式数据传输
8.3.4 消息传输
8.3.5 流传输
8.3.6 会议媒体传输
8.4 3GPP承载概念
8.4.1 结构实体
8.4.2 承载层
8.4.3 数据包协议环境特点
8.4.4 关于3GPP承载的一些说明
8.5 3GPP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8.5.1 3GPP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8.5.2 IP多媒体子系统支持平台
8.5.3 外部承载服务
8.6 UMTS服务质量管理
8.6.1 服务质量管理问题介绍
8.6.2 UMTS业务类的无线承载映射
8.6.3 UMTS域服务质量的应用
8.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高级分析方法与无线接入网自动调节
9.1 简介
9.2 蜂窝网的高级分析方法
9.2.1 数据开采
9.2.2 数据库知识发现和数据开采
9.2.3 分类树
9.2.4 用分类树进行异常检测
9.2.5 自组织图
9.2.6 使用自组织图的性能监控:GSM网络
9.2.7 使用自组织图的性能监控:UMTS网络
9.2.8 使用网络性能数据进行高级性能分析:案例研究
9.3 自动的最优化
9.3.1 自动调节最优化实例
9.3.2 成本函数算法中应用的网络场景和数据
9.3.3 用于算法的测量和成本
9.3.4 在移动性管理子系统中的自动调节
9.3.5 允许控制子系统的自动调节
9.3.6 容量优化及业务量平衡
9.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其他3G无线接入技术
10.1 GSM数据包服务
10.1.1 简介
10.1.2 调制与编码设计
10.1.3 EGPRS无线链路的性能
10.1.4 GPRS无线链路的性能
10.1.5 覆盖
10.1.6 容量的设计
10.1.7 移动管理
10.1.8 跳频技术
10.1.9 结论
10.1.10 EDGE性能评价
10.1.11 EGPRS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优化
10.2 WCDMAUTRA TDD的时分双工模式TDD
10.2.1 时分双工的一些特性
10.2.2 系统情况
10.2.3 小区的同步
10.2.4 单运营商的TDD网络
10.2.5 在多个运营商TDD 网络中的同步
10.2.6 TDD网络的爱尔兰容量——每个小区容量估计的一种简单方法
10.2.7 TDD和FDD网络的共存
10.2.8 共存的和靠近本地的BS
10.2.9 无线通信性能
10.2.10 TDD的处理增益
10.2.11 TDD链路预算举例
10.2.12 一些其他重要参数和它们在链路估算中的影响
10.2.13 小结
参考文献
1.1 蜂窝网历史概要
1.2 无线网络规划演进
1.3 无线网规划及UMTS最优化概要
1.4 未来发展趋势
1.4.1 面向服务驱动的网络管理
1.4.2 无线局域网WLAN
1.4.3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第2章 应用于UMTS中的WCDMA
2.1 扩频CDMA系统的数学背景
2.1.1 多址接入
2.1.2 扩频调制
2.1.3 对窄带干扰的容限
2.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2.2.1 调制示例
2.2.2 对宽带干扰的容限
2.2.3 多径环境中的操作
2.3 CDMA在无线蜂窝网中的应用
2.3.1 频率再用
2.3.2 软切换
2.3.3 功率控制
2.4 WCDMA的逻辑、传输和物理信道
2.4.1 UMTS高层结构模型
2.4.2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和逻辑信道
2.4.3 传输信道
2.4.4 物理信道以及传输信道的映射FDD
2.4.5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
2.4.6 UTRAN中的定时和同步FDD承载
2.4.7 扩频、扰码和信道化概念
2.5 WCDMA无线链路性能指标
2.5.1 定义
2.5.2 根据多径信道的条件和业务进行分类
2.5.3 链路层仿真原理
2.5.4 实际网络中支持链路层性能测量的物理层测量
参考文献
第3章 WCDMA无线网络规划
3.1 度量
3.1.1 在无线链路预算中特殊的WCDMA问题
3.1.2 接收机灵敏度估计
3.1.3 阴影效应的容限和软切换增益估算
3.1.4 小区范围和小区覆盖面积的估计
3.1.5 在初始规划阶段的容量和覆盖分析
3.1.6 提供HSDPA的WCDMA网络的测量
3.1.7 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度量
3.2 详细的规划
3.2.1 对无线网络规划工具的一般要求
3.2.2 初始化:定义无线网络层
3.2.3 详细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迭代
3.2.4 相邻信道干扰的计算
3.2.5 后期处理:网络覆盖的估计和公共信道的分析
3.3 用静态模拟器对测量进行校验
3.3.1 宏小区网络设计
3.3.2 模拟器参数介绍
3.4 用动态模拟器对静态模拟器的校验
3.4.1 动态模拟器介绍
3.4.2 结果比较
3.5 无线网络规划的优化
3.5.1 理想的情况
3.5.2 Shinjuku实例
3.6 多运营商环境下WCDMA的干扰
3.6.1 相邻信道的干扰源ACI
3.6.2 最小连接损耗
3.6.3 盲区
3.6.4 相邻信道干扰的模拟情况
3.6.5 避免相邻信道干扰的无线链路规划指南
3.7 小区配置策略
3.7.1 网络构建
3.7.2 WCDMA网络的分层小区结构
参考文献
第4章 无线资源的利用
4.1 无线资源管理简介
4.2 功率控制
4.2.1 开环功率控制
4.2.2 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功率控制
4.2.3 内环功率控制
4.2.4 外环功率控制
4.2.5 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4.2.6 用传输功率控制命令的错误进行功率控制
4.2.7 快速功率控制和用户终端速度
4.3 切换控制
4.3.1 系统内—频率内软切换
4.3.2 系统内—频率内硬切换
4.3.3 系统内—频率间切换
4.3.4 系统间切换
4.3.5 切换测量报告
4.3.6 压缩模式
4.3.7 系统间切换过程
4.4 拥塞控制
4.4.1 空中接口负载的定义
4.4.2 允许控制
4.4.3 分组方案
4.4.4 负载控制
4.5 资源管理
4.5.1 下行链路中的正交信道编码码树
4.5.2 码字管理
4.6 HSDPA中的RRU
4.6.1 HSDPA的功率控制
4.6.2 HSDPA的拥塞控制
4.6.3 HSDPA的切换控制与移动性管理
4.6.4 HSDPA的资源管理
4.7 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7.1 快速功率控制和软切换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7.2 无线资源管理最优化的例子
4.7.3 呼叫设置延迟
参考文献
第5章 WCDMA-GSM联合规划问题
5.1 无线电频率问题
5.1.1 热噪声
5.1.2 人为噪声
5.1.3 干扰的情况
5.1.4 降低干扰的方法
5.2 噪声测量
5.2.1 可接受的RF环境
5.2.2 在实际环境中导电测量方法
5.2.3 测量结果
5.2.4 结论
5.3 无线网络的规划问题
5.3.1 协同设计的过程
5.3.2 传输规划
5.3.3 终端用户对不同技术的需求
5.3.4 不同技术密集利用频谱
5.4 窄带系统和WCDMA系统在邻近频率波段中的运行
5.4.1 干扰机制
5.4.2 最差情况分析
5.4.3 静态模拟器的模拟案例研究
5.4.4 容量的降低
5.4.5 总结和无线网络规划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第6章 提高容量及覆盖范围的方法
6.1 引言
6.2 提高覆盖范围的技术
6.2.1 上、下行链路覆盖范围受限情况
6.2.2 链路开销分析
6.3 提高容量的技术
6.3.1 上、下行链路容量受限情形
6.3.2 负载方程分析
6.3.3 确定链路受限情况
6.4 上行链路小区负载和基站发射功率
6.4.1 上行链路小区负载的影响
6.4.2 基站发射功率的影响
6.5 附加载波和扰码
6.5.1 附加载波的效果
6.5.2 附加扰码的效果
6.6 天线前置放大器和有源天线
6.6.1 数学基础
6.6.2 天线前置放大器及有源天线的效果
6.6.3 实际应用考虑
6.7 远端射频前置放大器
6.7.1 数学基础
6.7.2 远端射频前置放大器的影响
6.7.3 实际应用考虑
6.8 高阶接收分集
6.8.1 高阶接收分集的效果
6.8.2 实际应用考虑
6.9 发射分集
6.9.1 发射分集的效果
6.9.2 实际应用考虑
6.10 UTRA FDD中的MIMO
6.10.1 数学基础
6.10.2 MIMO的效果
6.10.3 实际应用考虑
6.10.4 3GPP标准中的候选MIMO算法
6.10.5 UTRA FDD上行链路中的MIMO
6.11 波束形成
6.11.1 数学基础
6.11.2 波束形成的效果
6.11.3 实际应用考虑
6.11.4 基于RRM算法的固定波束方案的效果
6.12 准最佳配置
6.12.1 准最佳配置的效果
6.12.2 实际应用考虑
6.13 扇区化
6.13.1 扇区化的效果
6.13.2 实际应用考虑
6.14 中继器
6.14.1 中继器的效果
6.14.2 实际应用考虑
6.15 微小区部署
6.16 容量扩充流程
6.17 提高覆盖范围和容量的方法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无线网络的最优化
7.1 无线网络最优化概述
7.1.1 运行系统在最优化过程中的作用
7.2 TMN模型概述
7.3 优化工具
7.3.1 规划工具级优化
7.3.2 网管系统中的配置管理
7.3.3 网元和操作系统中的性能管理
7.3.4 测量在网元和网管系统中的应用
7.3.5 使用操作系统工具进行优化
7.3.6 现场测量工具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UMTS服务质量
8.1 服务质量的定义
8.2 终端用户服务分类
8.3 服务特点和要求
8.3.1 一般问题
8.3.2 数据传输
8.3.3 交互式数据传输
8.3.4 消息传输
8.3.5 流传输
8.3.6 会议媒体传输
8.4 3GPP承载概念
8.4.1 结构实体
8.4.2 承载层
8.4.3 数据包协议环境特点
8.4.4 关于3GPP承载的一些说明
8.5 3GPP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8.5.1 3GPP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8.5.2 IP多媒体子系统支持平台
8.5.3 外部承载服务
8.6 UMTS服务质量管理
8.6.1 服务质量管理问题介绍
8.6.2 UMTS业务类的无线承载映射
8.6.3 UMTS域服务质量的应用
8.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高级分析方法与无线接入网自动调节
9.1 简介
9.2 蜂窝网的高级分析方法
9.2.1 数据开采
9.2.2 数据库知识发现和数据开采
9.2.3 分类树
9.2.4 用分类树进行异常检测
9.2.5 自组织图
9.2.6 使用自组织图的性能监控:GSM网络
9.2.7 使用自组织图的性能监控:UMTS网络
9.2.8 使用网络性能数据进行高级性能分析:案例研究
9.3 自动的最优化
9.3.1 自动调节最优化实例
9.3.2 成本函数算法中应用的网络场景和数据
9.3.3 用于算法的测量和成本
9.3.4 在移动性管理子系统中的自动调节
9.3.5 允许控制子系统的自动调节
9.3.6 容量优化及业务量平衡
9.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其他3G无线接入技术
10.1 GSM数据包服务
10.1.1 简介
10.1.2 调制与编码设计
10.1.3 EGPRS无线链路的性能
10.1.4 GPRS无线链路的性能
10.1.5 覆盖
10.1.6 容量的设计
10.1.7 移动管理
10.1.8 跳频技术
10.1.9 结论
10.1.10 EDGE性能评价
10.1.11 EGPRS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优化
10.2 WCDMAUTRA TDD的时分双工模式TDD
10.2.1 时分双工的一些特性
10.2.2 系统情况
10.2.3 小区的同步
10.2.4 单运营商的TDD网络
10.2.5 在多个运营商TDD 网络中的同步
10.2.6 TDD网络的爱尔兰容量——每个小区容量估计的一种简单方法
10.2.7 TDD和FDD网络的共存
10.2.8 共存的和靠近本地的BS
10.2.9 无线通信性能
10.2.10 TDD的处理增益
10.2.11 TDD链路预算举例
10.2.12 一些其他重要参数和它们在链路估算中的影响
10.2.13 小结
参考文献
目 录内容简介
《UMTS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第2版)》首先介绍了网络规划和优化的需求,并对UMTS的结构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用于无线网络定制和规划的WCDMA规定的链路性能指示器。然后对无线网络的规划、无线资源的管理、WCDMA和GSM的联合规划、小区的配置和部署策略进行了讨论,并对覆盖和容量的增强技术进行了分析。接着,对高层无线网络的优化过程进行了讨论,并描述了UMTS关于模型、需求、业务特性的服务质量和QoS管理规则,以及无线接入的自动调节和高级监控,以及其他3G无线接入技术。
《UMTS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第2版)》可作为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研发人员、网络运营商、网络规划者和操作者的技术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无线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UMTS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第2版)》可作为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研发人员、网络运营商、网络规划者和操作者的技术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无线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