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
1.1 中文字体练习
1.2 数字练习
1.3 字母练习
1.4 线型练习
1.5 尺寸标注
1.6 斜度、锥度练习
1.7 几何作图
1.8 圆弧连接练习
1.9 徒手绘图
1.10 平面图形大作业
第2章 投影基础
2.1 根据轴测图及其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画出它的三视图,并回答问题
2.2 完成三视图
2.3 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
第3章 基本立体视图
3.1 画出立体的第三视图,并求作立体表面上各点、直线的其余两面投影
3.2 补画立体的第三视图,并求立体表面点的另两面投影
3.3 补画第三视图,并求立体表面上线的另两面投影
3.4 补全平面与平面立体的交线,完成三视图
3.5 补全俯视图,并补画左视图
3.6 补画第三视图
3.7 补全视图所缺的线,补画第三视图
3.8 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
3.9 利用辅助平面求相贯线
3.10 分析和求相贯线,并完成投影图
3.11 求特殊情况下的相贯线
3.12 补画过渡线
3.13 标注立体的尺寸
第4章 组合体
4.1 根据轴测图,绘制下列组合体的三视图
4.2 根据轴测图及三视图补全视图中所缺的线
4.3 补全视图中所缺的线
4.4 根据组合体的轴测图和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4.5 根据组合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4.6 补画尺寸
4.7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4.8 根据轴测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4.9 由个视图构思组合体的三视图
4.10 根据组合体轴测图,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第5章 轴测图
5.1 根据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5.2 根据两视图徒手画轴测图
5.3 根据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5.4 根据视图画斜二轴测图
第6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6.1 根据主、俯、左三视图补画右、后、仰视图
6.2 画出A向和B向局部视图
6.3 画出A向斜视图和B向局部视图
6.4 补画图中的漏线
6.5 改正剖视图中的错误
6.6 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6.7 求作半剖的左视图
6.8 判断6组剖视图的画法是否正确
6.9 指出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图画在下面
6.10 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并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6.11 根据给定的剖切位置,将主、俯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6.12 将主视图改为合适的剖视图,并进行标注
6.13 画A.A及B.B全剖视图
6.14 选择正确的断面图,并在选定的断面图上方和视图中进行标注
6.15 在指定位置画出移出断面图,并进行标注
6.16 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画出移出断面图
6.17 把移出断面图改为重合断面图
6.18 按规定画法,在指定位置画出正确的剖视图
6.19 用适当的表达方法表达机件
6.20 机件表达方法综合应用
第7章 标准件、齿轮和弹簧
7.1 画出螺纹,并在视图上标注螺纹的规定代号
7.2 标注螺纹
7.3 识别螺纹标记中各代号的意义,并填表
7.4 检查图中画法的错误,按正确画法画在下面
7.5 查表确定各连接件的尺寸,并写出规定标记
7.6 补全螺栓连接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7.7 分析螺钉连接的错误,将正确的图形画在右面
7.8 绘制螺栓连接的三视图,并写出标记
7.9 绘制螺钉连接的视图,并写出标记
7.10 用简化画法画出螺纹连接的三视图,螺母画在上方,比例1:1
7.11 键连接
7.12 销连接
7.13 补全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并标注尺寸
7.14 用特征画法和规定画法绘制滚动轴承
第8章 零件图
8.1 根据轴测图用合适的比例画出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代号
8.2 尺寸标注
8.3 识读.对轴承座、盖的零件图,并补画所缺的尺寸
8.4 表面粗糙度
8.5 按要求标注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代号
8.6 极限与配合基本知识练习
8.7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8.8 按照装配图上给定的配合代号查表,分别在零件图上注出其基本尺寸、公差带代号及上、下偏差数值
8.9 说明形位公差的含义
8.10 标注形位公差
8.11 零件测绘
8.12 识读套筒零件图
8.13 识读扳手零件图,画出A.A断面图,并回答问题
8.14 识读拨叉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8.15 识读齿轮箱零件图,分析视图表达方法,想象零件形状,熟悉各种标注方法
第9章 装配图
9.1 根据零件图抄画旋塞装配图
9.2 根据千斤顶的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
9.3 根据铣刀头的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
9.4 识读钻模装配图,并拆画零件1底座的零件图
9.5 识读换向阀的装配图,并拆画零件.1阀门和零件2阀体的零件图
9.6 识读单向阀的装配图,并回答问题
9.7 识读减速机的装配图
第10章 计算机绘图
10.1 用计算机绘制平面图形
10.2 用计算机绘制三视图
10.3 用计算机绘制零件图
10.4 用计算机绘制法兰盘零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