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随笔:彼此的抵达
作者:茅以升 (作者), 郑淑涓 (编者)
出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1
页数:416
版本:2
定价:23.00 元
ISBN-13:9787530650936
ISBN-10:7530650939
去豆瓣看看 序
别钱塘
中国石拱桥
名桥谈往
五十年后的桥梁
为什么看不见柱子
人间彩虹
二十四桥
天津的开合桥
桥话
联合桥
五桥颂
介绍五座古桥
赵州桥与李春
桥名谈往
两脚跨过钱塘江
桥
明天的火车和铁路
漫话圆周率
谈谈科研与科普的关系
环境科学的普及化
从小得到的启发
桥梁远景图
没有不能造的桥
习而学的工程教育
桥梁和桥梁技术
试论专业科学与专门科学
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应当是能而非力
中国古桥技术史概论
我们年老科学家的愿望
形象化的科学讲座
多快好省出人才
学习研究“十六字诀”
提倡一下科学道德
工程师和科学家
“中国是世界技术的摇篮”
纪念近代科学先驱者和伟大艺术家——达·芬奇
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钱塘江建桥回忆
征程六十年
我与中国桥梁建设
记柳翼谋师
人怎样逐渐地变成了巨人
《中国石桥》序
《中国桥梁史料》序二
爱天与畏天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前言
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在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竺可桢日记》序
后记
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彼此的抵达》从茅老生前撰写的大量随笔、杂文、科普小品、回忆录等各类文章中,精选出文学性、趣味性较强的一部分。它们有的平易朴实,有的饶有情趣,有的文采斐然,茅老将一生学养渗透其中,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大师另一面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