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
作者:叶永烈著
出版:华文出版社 2005.8
页数:540
定价:56.00 元
ISBN-10:7507518787
ISBN-13:9787507518788
去豆瓣看看 前言:“用事实说话”
序章:与媒体面对面
香港《文汇报》的“老记”来访
“跟叶永烈聊天”
“完全是胡扯”
面对媒体的“盘点”
我视写作为生命
小灵通成为手机著名商标
“在乎是否拥有千万读者”
一、我的“俄罗斯情结”
阳光的奖赏
我关注俄罗斯
苏联刚刚解体的时候
莫斯科印象
塑像“下岗”
卢布一再贬值
烟·酒·赌
在社会的最底层
俄罗斯学者一席谈
二、飞往“9·11”现场
在非常时刻前往美国
我的采访引起媒体关注
临行之前纽约发生惊人空难
难忘的风险飞行
空前严格的机场检查
轻装夜航纽约
我特意住在世贸大厦附近
十个月前我登上世贸大厦
站在世贸中心废墟前
堂妹送我“9·12”珍贵报纸
美国历史学家一席谈
“二人团”游加拿大
“踩着时代前进的鼓点”
三、五光十色美丽岛
我心目中的美丽岛
不得不绕道香港
飞抵台北
中正纪念堂面临“正名”
来到“总统府”
走进“行政院”
乘火车南下
日月潭畔
蒋介石行宫--涵碧楼
曹聚仁原来是“密使”
四、我的越南行
越南是很值得一看的国家
步入越南国境的时候
芒街的“博彩中心”
越南“四大怪”
桂林何时入“世遗”
漂亮的下龙湾新城
穿越红河平原
首都河内一瞥
胡志明情结
凤凰之城海防
中国的今天是越南的明天
五、采访背后的艰辛
在香港出席传记文学会议
柯灵二三事
杜宣笑忆黄金荣
走访共青团中央书记胡克实
原公安部长王芳话沧桑
与千家驹先生的交往
廓清傅雷之死的误传
六、出击经济领域
媒体关注我转写经济题材
房地产成了热门话题
我最初对商品房那么不理解
海南岛的房地产热给我上了第一课
观察中国经济改革的极佳切入点
我进行了“化装”采访
我看中国房地产的大环境
商品房其实是“老生事物”
中国房地产业从冬眠中醒来
告别“福利分房”时代
我的购房体验
七、当“非典”袭来的时候
层层设防的上海
25年前我预言“非典”
网上的种种反响
“非典”时期选择了网上交流
来到“非典重灾区”北京
在“非典”反思论坛上
从发现“非典”第一人看献身精神
从揭露瞒报疫情的第一人看实事求是精神
从中国“非典”第一人看探索精神
可贵的团队精神
八、在“飞天”的日子里
《青年报》的高效率采访
在东方卫视与方宏进“搭档”
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发了专电 35l
我写了钱学森的“三笑”
进入戒备森严的中国航天训练基地
发生意外事件
影片《载人航天》被打人冷宫
用废胶片编成的新书
两代编辑情
为了一纸公文
《新民周刊》起了大作用
“出版跟着新闻走”
“悲壮的两小时”
我支持“京城孤魂”的尖锐批评
中国的“教科书”问题
九、追踪采访何智丽十八年
冰河消融了
成为新闻人物
理解与宽容
回到“乒乓摇篮”
有趣的小插曲
巧遇三位历史见证人
重提“何智丽事件”
让球的再批判
追溯让球的历史
从“海外兵团”到“海外使团”
茶坊品茗吐心声
与曹燕华的恩恩怨怨
纵论日本女乒
何智丽现在的日本生活
网上七嘴八舌评何智丽
再访庄则栋
与庄则栋聊近况
十、用镜头写书
同时推出5部摄影选集
纪实摄影以零距离反映现实
从传统相机到数码相机
《江青画传》与《傅雷画传》
请教“老照片专家”
十一、重新走进高考
很“酷”,我当了回“考生”
我参加高考作文成了新闻
又一回在上海当考生
我的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作家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第四回高考作文
第五、第六次高考作文
第七次高考作文
参加“作文大革命”
出版《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
为《作文,不过如此》作序
“写作快速反应能力”的又一次测试
写给“小叶永烈”
十二、面对黑书潮
我注意到“路人”的文章
我在武汉“抓”盗版
书市惊现《杨钰莹红楼醉高官》
冒牌的“《叶永烈文集》”
冒名伪书日益猖獗
冒名黑书的特点
黑书之源“三渠道”
通过媒体反击黑书潮
附:冒用叶永烈名义出版的书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和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
在《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中,作者将告诉你,在苏联解体十周年之际,他如何观察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在美国爆发“9·11”恐怖袭击事件之际,他又如何冒着极大风险从上海前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现场;在海峡两岸风云突变之际,他出现在宝岛台湾;当“非典”袭来的时候,他如何进行关于“非典”的反思;当杨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时,他如何迅速推出《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当商品房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时,他又如何进军经济领域,写出《商品房白皮书》;正当人们把他的名字等同于纪实文学的品牌时,他忽然出版五部摄影选集和一部风格“另类”的长篇小说以及为培养新作者而写的《写给“小叶永烈”》。通过阅读《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你将听到许多书背后的故事,更能从中得知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