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分工的度量:方法与实证
作者:樊福卓 著
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9.9
丛书:学术新视角丛书·经济
页数:241
定价:20.00 元
ISBN-13:9787807455721
ISBN-10:7807455721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际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分工的内涵
1.2.2 区域分工理论
1.2.3 城市职能分类研究
1.2.4 中国工业区域分工研究
1.2.5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工研究
1.3 本书结构安排
第2章 区域分工的度量
2.1 对若干度量指标的思考
2.1.1 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的纳尔逊法
2.1.2 Hoover系数
2.1.3 卢系数、yi系数
2.2 区域分工的度量
2.2.1 地区路径:封闭经济假设的分析
2.2.2 行业路径:孤立系统假设的分析
2.3 区域分工的度量:从特殊到一般
2.3.1 地区路径: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
2.3.2 行业路径:从孤立系统到开放系统
2.4 本章小结
附录2.1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可靠吗?
第3章 中国省级地区的工业分工
3.1 地区路径
3.1.1 专业化强度
3.1.2 专业化地位
3.1.3 地区的专业化系数和地区的结构差异系数
3.1.4 区域分工系数和产业结构差异系数
3.2 行业路径
3.2.1 地方化强度
3.2.2 地方化势力
3.2.3 行业的地方化系数和行业的分布差异系数
3.2.4 区域分工系数和空间分布差异系数
3.3 中国工业区域分工结构分解
3.3.1 地区路径
3.3.2 行业路径
3.4 中国省级地区工业分工的影响因素
3.4.1 模型设定
3.4.2 数据说明
3.4.3 实证结果
3.5 本章小结
附录3.1 中国工业区域分工部分指标
第4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分工(地区路径)
4.1 封闭经济
4.1.1 专业化强度
4.1.2 专业化地位
4.1.3 地区的专业化系数
4.1.4 区域分工系数
4.2 开放经济
4.2.1 专业化强度
4.2.2 专业化地位
4.2.3 地区的专业化系数
4.2.4 区域分工系数
4.3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分工的影响因素
4.3.1 模型设定
4.3.2 数据说明
4.3.3 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分工(行业路径)
5.1 孤立系统
5.1.1 地方化强度
5.1.2 地方化势力
5.1.3 行业的地方化系数
5.1.4 区域分工系数
5.2 开放系统
5.2.1 地方化强度
5.2.2 地方化势力
5.2.3 行业的地方化系数
5.2.4 区域分工系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内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樊福卓,男,1974年生,安徽长丰人,经济学博士。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从事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地区专业化的度量》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07)”论文类二等奖。
《中国区域分工的度量:方法与实证》在合理的假设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专业化强度、专业化地位、地区的专业化系数、地方化强度、地方化势力、行业的地方化系数、区域分工系数等概念(度量指标),这些概念(度量指标)一脉相承,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不仅如此,《中国区域分工的度量:方法与实证》还将区域分工的度量指标从封闭经济假设推进到开放经济假设(地区路径),从孤立系统假设推进到开放系统假设(行业路径),从而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