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1财务会计的目标
1.1.1会计信息的载体和使用者
1.1.2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主要理论
1.1.3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
1.2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1.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1.4.1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4.2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4.3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第2章 货币资金
2.1现金
2.1.1现金的管理
2.1.2现金的序时核算
2.1.3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2.1.4现金的清查
2.2银行存款
2.2.1 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
2.2.2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2.2.3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2.2.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3其他货币资金
2.3.1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3.2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4外币业务
2.4.1外币业务的内容
2.4.2外币业务的核算
第3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
3.1应收票据
3.1.1应收票据概述
3.1.2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
3.1.3应收票据的转让
3.1.4应收票据的贴现
3.2应收账款
3.2.1应收账款概述
3.2.2应收账款的核算
3.2.3坏账及其确认
3.3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3.3.1预付账款
3.3.2其他应收款
第4章 存货
4.1存货概述
4.1.1存货的概念
4.1.2存货的确认条件
4.1.3存货的分类
4.2存货的初始计量
4.2.1外购存货
4.2.2自制存货
4.2.3委托加工存货
4.2.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4.2.5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
4.2.6盘盈存货
4.2.7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4.3存货发出的计价
4.3.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4.3.2发出存货的核算
4.4存货的期末计量
4.4.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定义
4.4.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4.4.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4.5计划成本法
4.5.1账户的设置
4.5.2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4.5.3计划成本法的特点
4.6周转材料
4.6.1包装物的核算
4.6.2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4.7存货的清查
4.7.1存货数量的盘存制度
4.7.2存货清查
4.7.3存货的披露
第5章 固定资产
5.1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5.1.1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5.1.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5.2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5.2.1固定资产折旧
5.2.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5.3固定资产的处置
5.3.1固定资产的终止确认
5.3.2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5.3.3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5.3.4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
5.3.5以其他方式减少固定资产
5.3.6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第6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6.1无形资产的确认
6.1.1无形资产的特征和种类
6.1.2无形资产的确认
6.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6.3无形资产的摊销
6.3.1无形资产摊销的原则
6.3.2无形资产摊销的方法
6.4无形资产的处置
6.5无形资产的减值
6.6其他长期资产
第7章 投资(一):金融资产
7.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7.2持有至到期投资
7.3贷款和应收款项
7.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5金融资产减值
7.6金融资产转移
第8章 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
8.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8.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8.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8.3.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8.3.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9章 投资(三):投资性房地产
9.1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9.2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和后续支出
9.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9.4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第10章 负债
10.1流动负债
10.1.1短期借款
10.1.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0.1.3应付票据
10.1.4应付及预收款项
10.1.5职工薪酬
10.1.6应交税费
10.1.7应付利息
10.1.8应付股利
10.1.9其他应付款
10.2非流动负债
10.2.1长期借款
10.2.2应付债券
10.2.3长期应付款
第11章 所有者权益
11.1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
11.2投入资本
11.2.1实收资本(股本)
11.2.2资本公积
11.3留存收益
11.3.1盈余公积
11.3.2未分配利润
第12章 成本与费用
12.1费用概述
12.2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2.3产品成本的核算
12.4期间费用
第13章 收入和利润
13.1收入的确认
13.1.1收入的定义和分类
13.1.2收入的确认
13.2利润的形成
13.3利润分配
第14章 财务报告
14.1财务报告概述
14.2资产负债表
14.3利润表
14.4现金流量表
14.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4.6附注
14.7中期财务报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