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追求:献给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作者:李京文 著
出版:方志出版社 2008.10
页数:512
定价:88.00 元
ISBN-13:9787802383852
ISBN-10:7802383854
去豆瓣看看 分析与展望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对策
2004年中国经济回顾及2005年展望
中国经济:成就、问题、约束与前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与对策
完善资源价格,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构建节约型社会
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
经济基础
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缓解对策
城市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化互动共进
开拓创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创新与发展
关于创新、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关于发展北京R&D产业的思考
实现我国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的协调发展
“入世”后我国主要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发展我国自主汽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战略与政策思路
打造企业竞争力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走势及政策选择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热点与其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油气战略的选择
人民币汇率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及建议
城市交通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变革
中国生态工业发展中的商业运作
企业生态化的动态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评《企业规范化管理标准体系》
实践与案例
中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青藏铁路运营效益及政策支持的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中国铁路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城市化中的经济问题研究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分析与宏观政策研究
“十一五”期间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研究
艾滋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附录
数字托起千秋功业——《文汇报》记者访谈录
追求、热爱、勤奋、诚信、创新、奉献——学部委员访谈录
后记
李京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士生导师,1985——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1999年起任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同时还担任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经济评审组副组长等职务。李京文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技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曾担任三峡工程论证综合经济评价专家组副组长、南水北调工程论证综合组负责人、京沪高速铁路论证技术经济组组长;采用科学方法对我国经济做年度与长期预测并进行了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研究与编制;主持了环渤海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规划制定,以及“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长大干线适用性——宏观技术经济问题”、“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个人主要论著目录
◎《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四川科技出版社,1982。
◎《科技富国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5。
◎《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经济论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1989。
◎《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主编),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主编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2001。
◎《中国经济“十五”预测与21世纪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中国经济大转变》(上、下)(刘国光、李京文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李京文、钟学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007年第二版)。
◎《2005年北京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报告》(李京文等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李京文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北京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李京文、卢振洋主编),同心出版社,2006。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基本完成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调动了十多亿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振兴中华的热情和积极性,走上了近百年来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强国富民”之路,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长期位居全球首位,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进入世界前列;对外开放成果巨大,开放型经济已初步建立,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的经济社会革命和文化革新运动,触及、改变了中国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甚至命运。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