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今读大书院:闲情偶寄
作者:李渔 (作者), 隋小左 (译者)
出版:蓝天出版社 2008.5
丛书:国学今读大书院
页数:274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509400371
ISBN-10:7509400376
去豆瓣看看 前言 1
饮馔部
蔬食第一 2
笋 3
蕈 6
莼 6
菜 7
瓜茄瓠芋山药 9
葱蒜韭 10
萝卜 11
芥辣汁 12
谷食第二 12
饭粥 13
汤 15
糕饼 17
面 19
粉 21
肉食第三 22
猪 23
羊 24
牛犬 27
鸡 28
鹅 28
鸭 29
野禽野兽 32
鱼 33
虾 35
鳖 35
蟹 36
零星水族 39
不载果食茶酒说 41
种植部
木本第一 44
牡丹 45
梅 48
桃 51
李 52
杏 53
梨 54
海棠 55
玉兰 57
辛夷 58
山茶 59
紫薇 59
绣球 62
紫荆 62
栀子 63
杜鹃樱桃 63
石榴 64
木槿 65
桂 66
合欢 67
木芙蓉 68
夹竹桃 69
瑞香 69
茉莉 71
藤本第二 72
蔷薇厂74
木香厂74
酴醵厂75
月月红 76
姊妹花 77
玫瑰 77
素馨 78
凌霄 80
真珠兰 80
草本第三 81
芍药 82
兰 83
蕙 85
水仙 87
芙蕖 89
罂粟 90
葵 91
萱 92
鸡冠 92
玉簪 93
凤仙 93
金钱 94
蝴蝶花 96
菊 96
莱 99
众卉第四 100
芭蕉 101
翠云 102
虞美人 102
书带草 103
老少年 104
天竹 104
虎刺 105
苔 105
萍 106
竹木第五 106
竹 107
松柏 109
梧桐 111
槐榆 11 2
柳 112
黄杨 114
棕榈 117
枫桕 117
冬青 118
声容部
造姿第一 120
肌肤 120
眉眼 124
手足 127
态度 131
修容第二 137
盥栉 138
薰陶 145
点染 149
治服第三 154
首饰 156
衣衫 161
鞋袜 170
女人鞋袜辨 173
习技第四 178
文艺 179
丝竹 185
歌舞 190
颐养部
行乐第一 200
贵人行乐之法 201
富人行乐之法 203
贫贱行乐之法 206
家庭行乐之法 210
道途行乐之法 212
春季行乐之法 214
夏季行乐之法 215
秋季行乐之法 217
冬季行乐之法 218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220
睡 220
坐 226
行 227
立 228
饮 229
谈 230
沐浴 232
听琴观棋 234
看花听乌 235
蓄养禽鱼 236
浇灌竹木 240
止忧第二 242
止眼前可备之忧 243
止身外不测之忧 243
调饮嘬第三 244
爱食者多食 245
怕食者少食 246
太饥勿饱 247
太饱勿饥 247
怒时哀时勿食 249
倦时闷时勿食 249
节色欲第四 250
节快乐过情之欲 252
节忧患伤情之欲 252
节饥饱方殷之欲 253
节劳苦初停之欲 254
节新婚乍御之欲 255
节隆冬盛暑之欲 255
却病第五 257
病未至而防之 258
病将至而止之 260
病已至而退之 260
疗病第六 262
本性酷好之药 265
其人急需之药 266
一心钟爱之药 267
一生未见之药 269
平时契慕之药 270
素常乐为之药 271
生平痛恶之药 273
李渔,清初戏曲家,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谪凡、笠翁;生辰: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八月初七,卒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正月十三(1611——1680),兰溪(今属浙江)人,著有《笠翁一家言全集》,包括诗文和《闲情偶寄》、戏曲《笠翁十种曲》、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长篇小说《合绵回文传》《连城璧》《连城璧外编》》《肉蒲团》等。人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性鉴赏家”。
又名《笠翁偶集》,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这是一部寄情之作,就连作者本人也很看重这部书。这部书较充分地反映了李渔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其中关于戏曲创作和演出的《词曲》、《演习》二部,尤其引人注目。人们普遍认为李渔这些经验之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著作。此外,对于园林建筑,李渔也颇有卓见。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