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
二、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审计学的理论结构
一、审计的定义及分类
二、审计学理论结构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二、审计的作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审计监督体系及审计规范
第一节 审计监督体系
一、审计监督体系的构成
二、审计监督体系内各组织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
一、政府审计组织及职责权限
二、政府审计规范
第三节 内部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规范
一、内部审计组织及特征
二、内部审计规范
第四节 民间审计组织及职业道德规范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类型
二、注册会计师协会
三、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四、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
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
二、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六节 审计主体的法律责任
一、政府审计组织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审计过程和审计技术方法
第一节 审计目标
一、政府审计的目标及内部审计目标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
三、认定
四、具体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过程
一、接受业务委托
二、计划审计工作
三、实施风险评估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三节 审计技术方法
一、审计方法体系
二、实质性审计方法
三、审计抽样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总体程序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审计程序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审计计划
第一节 审计计划概述
一、审计计划的内容
二、审计计划的编制步骤
三、审计计划的指导、监督、复核及其修订更改
四、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
第二节 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定义
二、对重要性定义的理解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四、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五、如何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六、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七、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八、评价错报的影响
第三节 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模型
二、重大错报风险
三、检查风险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程序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一、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和风险评估程序
二、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二、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三、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四、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五、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二、内部控制要素
三、在整体层面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估
四、在业务流程层面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
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二、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
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
三、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四、控制环境对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五、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六、判断财务报表的可审性
七、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八、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九、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第五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一、就内控重大缺陷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二、就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与治理层的沟通
第六节 审计工作记录
一、记录内容
二、记录方式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二、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及举例
三、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
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考虑的因素
三、进一步程序的性质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五、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第三节 控制测试
一、控制测试的含义
二、控制测试的要求
三、控制测试的性质
四、控制测试的时间
五、控制测试的范围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
二、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
三、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四、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五、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六、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其凭证记录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凭证记录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凭证对应表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内部控制
二、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四、控制测试
五、进一步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第三节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一、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
二、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第四节 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一、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二、其他应收款的实质性程序
第五节 其他相关账户的实质性测试
一、应收票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二、应交税费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程序
四、销售费用审计程序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和凭证记录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三、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与凭证记录对应表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二、了解和描述采购付款循环的关键控制
三、评估采购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四、控制测试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测试
一、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二、了解和描述固定资产循环的关键控制
三、初步评估固定资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四、控制测试
五、进一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四节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五节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一、预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二、工程物资的审计
三、在建工程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四、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五、应付票据实质性程序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生产及存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凭证记录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
……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十四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第十五章 特殊审计领域
第十六章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第十七章 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第十八章 相关服务业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