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节约的经济学
作者:白泉 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7
页数:195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802069329
ISBN-10:7802069327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能源节约的基本概念与经济实践
一、能源节约的概念
1.关于能源节约概念的理解
2.狭义节能与广义节能
二、能源节约的基本特点
1.广泛性
2.长期性
3.动态性
4.区域性
5.复杂性
三、能源节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能源节约是解决短期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2.能源节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目标的必要保
3.能源节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和标志
4.能源节约可以促进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能源节约有利于缓解运输紧张
6.能源节约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节约的影响
1.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
3.科技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节能的技术能力
4.经济发展为能源的节约提供了财力、物力保障
5.信息化和网络化减少了节能的交易成本
6.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使长期节能目标更加明确
五、节能的经济实践
1.节能项目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收益
2.“节能不省钱”的经济实践及原因分析
六、小结
第二章 能源节约与经济学理论
一、经济学与稀缺性研究
1.稀缺性
2.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性的科学
3.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能源节约
二、经济学基本假定与能源节约
1.机会成本原理与节能决策
2.理性假定原理与能源节约
3.边际产出原理与三类节能潜力
三、需求理论与能源节约
1.需求曲线与能源节约
2.需求水平与能源节约
四、生产理论与能源节约
1.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
2.关于经济效率的几个概念
3.X-无效率与能源节约
4.生产函数
五、外部性理论与能源节约
1.外部性的概念
2.外部性与能源节约
3.节能外部性的消除
六、小结
第三章 能源节约与投入产出的关系
一、节能投入产出的重要意义
二、投入产出与能源节约关系的经济学依据
三、评价节能投入产出的基本方法
1.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的经济学依据
2.节能技术经济评价的组成部分和工作步骤
3.静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和折旧方法
四、节能投入产出的案例分析
1.某企业高炉煤气回收发电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案例一)
2.山西某集团公司高炉煤气回收发电的投入
产出分析(案例二)
3.两个节能案例的对比分析
4.影响企业节能投入产出效益的主要因素
五、节能投入产出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
1.提高节能收益与维持能源低价格相矛盾
2.短期投入与长期效益关系中存在误区和风险
3.个体的责权利与集体目标不匹配
4.局部的责权利与国家目标不匹配
5.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节能责权利不匹配
六、小结
第四章 能源节约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一、能源节约与经济结构的基本关系
1.单位GDP能耗的概念
2.经济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
二、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与物质消费和能源消费的变化规律
1.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
2.基础原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律
3.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规律
4.经济发展、物质消耗和能源消费的互动关系小结
5.运用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向节能方向调整的国际经验
三、我国节能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偏重的原因分析
2.近十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节能贡献的定量分析
四、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节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结构调整与物质财富积累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关于能源节约与经济关系的观点综述
参考资料
白泉,男,1974年1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1997年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工作,从事能源效率与节能、能源科技、替代能源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现任能源研究所北京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曾多次参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的专题研究与撰稿工作。兼任的社会工作包括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团委副书记等。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高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要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就要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有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物流系统,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系统。这些都需要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作为支撑,就没有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