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摄影构图概述
1.1 摄影构图的定义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
1.3 摄影构图的特点
1.3.1 镜头性
1.3.2 现场性
1.3.3 瞬间性
1.4 影响摄影构图质量的因素
1.5 摄影构图质量的检验
第2章 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2.1 主体
2.1.1 概念与作用
2.1.2 处理方法
2.2 陪体
2.2.1 概念与作用
2.2.2 处理方法
2.3 环境
2.4 其他
2.4.1 前景
2.4.2 背景
2.5 主体、陪体、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3章 摄影构图的造型任务
3.1 立体感
3.1.1 利用光影构成关系塑造立体感
3.1.2 利用对象的角度塑造立体感
3.1.3 利用对象的透视关系塑造立体感
3.1.4 塑造立体感时的注意事项
3.2 空间感
3.2.1 空气透视
3.2.2 线性透视
3.3 质感
3.3.1 概念
3.3.2 表现技巧
第4章 摄影构图的基本造型元素
4.1 画面中的点
4.1.1 概念
4.1.2 应用
4.2 画面中的线
4.2.1 概念
4.2.2 线条与心理
4.2.3 形成与应用
4.3 画面中的面
4.4 影调与基调
4.4.1 高调
4.4.2 中间调
4.4.3 暗调
4.4.4 硬调
4.4.5 软调
第5章 拍摄位置与摄影构图
5.1 拍摄角度
5.1.1 正面角度
5.1.2 斜侧面角度
5.1.3 侧面角度
5.1.4 反侧面角度
5.1.5 背面角度
5.2 拍摄高度
5.2.1 平视拍摄
5.2.2 俯角拍摄
5.2.3 仰角拍摄
5.3 拍摄距离
5.3.1 远景拍摄
5.3.2 全景拍摄
5.3.3 中景拍摄
5.3.4 近景拍摄
5.3.5 特写拍摄
5.4 拍摄位置的选择
第6章 摄影构图的视觉心理
6.1 平衡
6.1.1 对称
6.1.2 均衡
6.2 变化
6.2.1 对比
6.2.2 集中与呼应
6.2.3 节奏与韵律
第7章 画幅与摄影构图
7.1 画幅的形式
7.1.1 横画幅
7.1.2 竖画幅
7.1.3 方画幅
7.2 照相机的机械性对画幅的影0向
7.2.1 快门
7.2.2 光圈
7.3 照相机的镜头对画幅的影响
7.3.1 广角镜头
7.3.2 标准镜头
7.3.3 长焦镜头
第8章 光线与摄影构图
8.1 光线与摄影构图的关系
8.1.1 光线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与意义
8.1.2 光线对摄影构图的影响
8.2 按照光线的性质划分光线的种类
8.2.1 硬光
8.2.2 软光
8.3 按照光线的方向划分光线的种类
8.3.1 顺光
8.3.2 前侧光
8.3.3 侧光
8.3.4 侧逆光
8.3.5 逆光
8.3.6 顶光
8.3.7 底光
8.4 按照光源的情况划分光线的种类
8.4.1 自然光
8.4.2 人工光
8.4.3 现场光
第9章 色彩与摄影构图
9.1 色彩的属性
9.1.1 色相
9.1.2 明度
9.1.3 饱和度
9.2 色彩的性格
9.2.1 红色
9.2.2 橙色
9.2.3 黄色
9.2.4 绿色
9.2.5 青色
9.2.6 蓝色
9.2.7 紫色
9.2.8 黑色
9.2.9 灰色
9.2.10 白色
9.3 色彩的搭配组合
9.3.1 五彩缤纷
9.3.2 淡雅
9.3.3 冷调
9.3.4 暧调
9.3.5 对比
9.3.6 和谐
9.3.7 单色
9.3.8 重调
9.3.9 轻调
9.4 运用色彩的准则
第10章 人像摄影的构图技巧
10.1 突出人物主体的方法
10.1.1 利用人物主体的面积
10.1.2 利用人物主体的位置
10.1.3 利用人物主体与环境的对比关系
10.2 人物轮廓的塑造
10.3 逆光人像的处理
10.4 投影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
10.5 人像正面前方画面空间的处理
10.6 人像摄影中对瞬间的把握
10.7 人像摄影中常用的构图形式
10.7.1 向心式构图
10.7.2 对角线构图
10.7.3 画框式构图
10.7.4 L型构图
10.7.5 紧凑式构图
10.7.6 三角型构图
第11章 风光摄影的构图技巧
11.1 风光摄影中常用的构图形式
11.1.1 水平线构图
11.1.2 垂直线构图
11.1.3 S型构图
11.1.4 放射性构图
11.1.5 散点式构图
11.1.6 满布式构图
11.1.7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11.2 不同拍摄题材的构图技巧
11.2.1 坏天气条件
11.2.2 日出、日落
11.2.3 丛林
11.2.4 花卉
11.2.5 夜景
11.2.6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