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对象和职能
第三节 审计假设和审计特征
第四节 审计的种类
第五节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二章 审计执业准则与审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成因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种类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防范措施
第四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第二节 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第四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六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节 审计中的重要性
第四节 审计风险
第七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程序及其讨论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第六节 审计工作记录
第八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三节 控制测试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第五节 评价列报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第九章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第一节 舞弊概述
第二节 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节 风险评估程序
第四节 评估和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节 评价审计证据
第六节 与管理层、治理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
第十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审计抽样
第三节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第三节 营业收入审计
第四节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审计
第十二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第三节 应付账款审计
第四节 固定资产审计
第十三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一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第三节 存货成本审计
……
第十四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十五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十六章 完成审计工作
第十七章 审计报告
第十八章 特殊审计领域
第十九章 与审计相关的其他鉴证业务
第二十章 政府审计
第二十一章 内部审计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