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小康村
作者:赵瑞政 等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2
丛书:中国百村调查丛书
页数:263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509706305
ISBN-10:750970630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兴十四村概述
第一节 自然状况概述
第二节 经济发展概述
第三节 社会发展概述
第二章 村情研究方式
第一节 村情类型选择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第三节 村民基本状况
第三章 农业产业发展
第一节 农业经营体制的发展
第二节 种植业的发展
第三节 林业的发展
第四节 畜牧业的发展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六节 农业基本建设的发展
第七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四章 非农产业发展
第一节 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非农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非农产业发展分析
第四节 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第五章 村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村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
第二节 村民消费生活方式变迁
第三节 村民生活观念的变迁
第四节 村民的闲暇生活
第六章 阶层结构与和谐关系
第一节 阶层结构的变迁
第二节 新阶层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村民的阶层观念
第四节 村阶层关系的和谐
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
第一节 人民公社在兴十四村的历史传承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权威型、动员型和民主型的复合管理方式
第四节 对“兴十四组织管理模式”的一点反思
第八章 走向城镇化的新型农村社区
第一节 农村社区和兴十四村社区的特点
第二节 兴十四村社区发展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第九章 劳动力就业与人才的发展
第一节 村原有劳动力的发展
第二节 村办企业的崛起与劳动力的转移吸纳
第三节 人才发展
第十章 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对兴十四村小学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村庄与小学
第二节 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第三节 教育访谈
第四节 对兴十四村教育的一点思考
第十一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
第二节 家庭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教育观念的变化
第五节 变与不变的矛盾
第十二章 典型人物
第一节 兴十四村的带头人-付华廷
第二节 兴十四村的“贤内助”-村委会主任周普然
第三节 第一代“拓荒者”-兴十四村党总支委员、总会计师张维良
第四节 撑起兴十四村半边天的人-王振玲
第五节 兴十四村种田能手-沈庆山
第十三章 兴十四村的文化精神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兴十四村的文化发展
第二节 兴十四精神的形成
第三节 兴十四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赵瑞政,男,1946年11月出生,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82年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毛泽东哲学思想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现任研究员,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社会学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黑龙江省省情研究会专家,黑龙江省诚信促进会专家,黑龙江省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研究项目专家。被省人事厅批准,享受政府专家特贴。
参加并主持多项重大课题。参加国家社科“七五”重点课题生活方式研究,是课题成果主要调查人和执笔人之一。参加中共中央党校社科部组织的校资助项目《社会主义社会学》撰写工作和国家课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的撰写工作并任副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八五”重点课题《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肇东卷》的调研工作。主持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课题《肇东农民养老保障研究》和国家课题《肇东农村干群互动过程中的信任关系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分课题组副组长。参加中国社会发展成果展黑龙江馆工作并负责起草黑龙江省95至2010年社会发展规划,获国家和省颁发的两项大奖。
《北大荒的小康村》以黑龙江省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为研究对象,坚持真实、准确、全面、深刻的调查方针,运用问卷抽样调查、个案深度访谈、召开调查座谈会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反复深入地开展实地调查,全面把握了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山东移民村的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制度变革的特殊形式,从而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转型期表现于一个村的具体的历史的特殊形态和表现形式以及未来走向。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