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1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代序)/1
第一章 信用及其社会功能:理论的回顾/1
第一节 信用的内涵/1
第二节 信用关系及其历史演变/9
第三节 信用的社会功能/18
第二章 信用缺失及其危害:现实的考察/35
第一节 信用缺失的内在机理/35
第二节 当前社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40
第三节 转型期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源/44
第四节 信用缺失的社会危害/55
第五节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动/62
第三章 “信用浙江”建设:背景与里程
第一节 推进“信用浙江”建设的客观必然性/69
第二节 “信用浙江”:从理念到实践的历程/89
第三节 “信用浙江”建设的实践特色/101
第四章 “信用浙江”建设的关键:确立政府信用/111
第一节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111
第二节 强化政府信用:“信用浙江”建设的首要环节/123
第三节 着力塑造地方政府的信用形象/129
第五章 “信用浙江”建设的重点:提升企业信用/157
第一节 企业信用与市场经济体系/158
第二节 加强企业信用的法律环境建设/168
第三节 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查询系统/172
第四节 健全企业信用行为的引导机制/176
第五节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的监控体系/189
第六节 建立健全企业失信惩戒机制/194
第六章 “信用浙江”建设的基础:培育个人信用/197
第一节 个人信用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197
第二节 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启动/205
第三节 大力培育和提升公民的信用意识/209
第四节 积极探索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途径/216
第五节 积极营造促进个人信用发育的社会环境/220
第七章 “信用浙江”建设:成效与启示/224
第一节 初见成效的“信用浙江”建设/224
第二节 “信用浙江”建设的启示:政府的角色与功能/234
第三节 “信用浙江”建设的启示:市场机制的净化功能/238
第四节 “信用浙江”建设的启示:构筑法规、道德、监管三大支撑体系/249
第八章 “信用浙江”建设:深入推进的对策/268
第一节 健全信用信息社会共享机制/268
第二节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的作用/274
第三节 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服务市场/279
第四节 优化信用行为的激励和惩戒机制/287
第五节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289
第六节 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大力弘扬信用文化/293
第九章 “信用浙江”建设的历史性课题:信用结构的现代转型/297
第一节 契约信用:现代信用体系的结构性特征/298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人格信用模式面临的挑战/307
第三节 在社会结构转型中实现信用结构的现代转型/324
附录/34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见/341
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管理办法/347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升政府行为公信度的意见/354
杭州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办法/361